已有1條回答
其實在數學考試中,卷面上大部分的內容主要考查的是對數學基礎知識,用這種方式來觀察孩子在前一段時間里面的學習成果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通常這一部分內容的難度上并不是很大,只要孩子們能夠端正態度,每一次課堂能認真聽講、課后作業認真完成,基本都可以掌握下來。
在考試之前,大家可以對以往學習過的基礎知識進行梳理,針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重點復習,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學成績。
那么孩子數學基礎差怎么辦?
1.激勵信心
讓基礎薄弱同學樹立學習信心,必須從知識輔導與心理啟迪雙管齊下。通過揭示數學問題以及解題的本質,消除對數學的恐懼心理;把數學問題趣味化、基礎化、生活化,使同學們體會數學的可參與性;把數學思維方法合情化、自然化、人文化,使同學們親近數學。
2.增強毅力
數學基礎薄弱同學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樣極其高漲,但是后來的一次次測驗都會給他們當頭澆下一盆盆涼水。但同學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基礎并非一朝一昔就能脫胎換骨,也不能僅僅根據幾次考試成績來論成敗,因為學習好象挖一道水渠,總共一百米,雖然已經挖通了九十九米,但是還是不通的呀,不過離成功僅一步之遙,堅持就能夠成功!天天耕耘,決不停筆。如果三天不做數學題,就會覺得上手困難,思路不順。因此必須明確,毅力比熱情更重要。努力未必成功,但是成功必須努力!
3.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
4.作業細心完成
首先老師布置的作業要獨立完成,不要輕易抄答案,或者上網搜索,也不要問家長,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同事,建議準備一個糾錯本,每天整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錯題,定時抽時間回顧一下,分析錯誤原因,下次在遇到就能輕易解出答案。
5.題目越不會做,更需要錯題本
有些基礎薄弱同學覺得自己本身錯的很多,建立錯題本感覺整張試卷都要抄下來。正是因為我們錯的越多,更要知道自己錯哪里?為什么會錯這么多?分析原因,找到原因,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取得進步。對于錯題,首先要學會分析錯誤原因,找到糾正的辦法,而不是又重新找一份試卷訓練,這樣只會讓毛病更加嚴重。我們不能盲目做題,必須搞清楚錯誤原因,是知識沒掌握好還是運用能力等等,這樣做題才會有效。
6.解題及時反思總結
做題解題,我們不能做了就扔,一定要學會解題后反思。如做錯的題,我們是卡住哪一個步驟,為什么答案中這道題這個步驟是這么寫的,為什么會用這個公式,公式的出現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好好反思總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