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控制屏幕時間,給孩子多安排一些事情做,在做這件事情的同時,家長得參與進來,比如,孩子寫作業,家長盡可能的陪伴,讓孩子專心致志地完成該完成的任務,當孩子完成的又好又快時,可以讓孩子玩兒一會兒手機,但時間不要過長。
小孩老是玩手機怎么教育
一、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自己不要經常玩手機。如果大人一邊跟孩子說不要玩手機,一邊拿著手機不離手,這樣再怎么勸說都沒有效果。言傳不如身教,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里。
二、有機會跟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讓親子關系融洽,溝通教育也會更順利。我女兒剛有手機的時候,我們也擔心她會經常打游戲或者網上聊天,后來跟女兒聊了聊知道,她主要用來聽歌,放松心情用,我們也就放心了不少。
三、適當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雖然對女兒使用手機比較放心,但我們還是聽了學校老師的建議,只是周末給她使用手機,平時上學都要交給我們。剛開始她還有些想法,但是很快也就習慣了。每到周日晚上,就會主動上交手機。
四、同孩子約法三章,定下規矩。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態度,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如果孩子使用手機不恰當,家長有權沒收手機。
孩子過度玩手機的危害
一、導致疲勞
青少年頻繁地使用手機,將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引發感應性疲勞和神經衰弱,特別是對于兒童來說,手機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煙酒一樣嚴重。
二、喪失注意力
手機等多媒體工具會讓人們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甚至會導致“注意力缺失”。經常處在多任務狀態的人在處理工作時的注意力顯著下降,這大大削減了我們思考的能力,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復雜的層面。
三、生活圈子變窄
手機使得以往的家庭聚會、同學聚會等傳統社交模式變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機的人們就像“活在氣泡里的一代”。“手機和其他多媒體工具像一個氣泡把我們包裹起來,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四、削減思考的能力
專家介紹,手機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長此以往甚至會讓人們患上類似“注意力障礙”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思維不斷被打斷,這大大削減了思考的能力,讓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此外,過度關注手機還會讓人處于應激狀態。
五、身體虛弱
中小學階段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需要運動增強體魄,一旦沉迷于網絡世界,有時一整夜躲在被窩低頭看手機,使新陳代謝、正常生物鐘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還會影響頭腦發育,導致神經紊亂、緊張性頭疼。
六、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長時間地玩手機上網,忘掉周邊的生活、親人,很容易誘發他們青春期自閉癥、青春期孤獨癥等心理疾病;還會出現過度依賴網絡癥,導致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導致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網絡成癮者還會出現偷竊、傷人等過激行為。
七、近視成災
我國近視眼人數已近4億,居世界第一,近視發生率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視發生率更是高達50%至60%。常玩手機,對眼睛的危害是很大的,往往會造成孩子的假性近視,同時也可能引發很多其他的眼部疾病。
八、喪失注意力
手機等多媒體工具會讓人們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甚至會導致“注意力缺失”。經常處在多任務狀態的人在處理工作時的注意力顯著下降,這大大削減了我們思考的能力,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復雜的層面。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機
一、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如果在家他覺得無事可做,或者你不讓他去做其他事,他自然而然要去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所以最好讓他轉移注意力,比如可以多買些益智類玩具,積木,拼圖都可以,最好有點難度,讓他喜歡上挑戰,這樣玩的時間也會久,接觸電視和手機時間就短。
二、多帶孩子走動,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和大自然。大部分孩子都是愛熱鬧和好動的,天氣好,可以帶孩子多逛逛,公園,游樂場,博物館,多和別人溝通。一方面讓他不會悶在家里只想著電視,另一方面可以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培養活潑開朗性格。
三、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就是大人以身作則,少玩手機,少看電視。小孩模仿能力是最強的,大人都低著頭玩手機,他自然而然跟著學。加上你不和他交流溝通,他自然想著看電視。所以多點時間陪孩子交流游戲,少點時間拿手機才是王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