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孩子上課聽課質量差會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對失去學習興趣等現象,對孩子的學習生涯都會有很大的影響,那么孩子上課聽課質量差怎么辦呢?
孩子上課聽課質量差怎么辦
1.教孩子養成聽課前做好預習的習慣
先預習,遇到不懂的問題記錄,上課解決,目標明確,針對性強,這樣孩子會非常有成就感,因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上。有時候孩子會說,作業都做不完,哪有時間預習?其實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正因為你預習好了,聽課效果才會好,作業才能做得快,形成良性循環。
2.讓孩子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舉手回答問題,這個簡單的動作,低年級娃家長基本會愿意鼓勵孩子,讓娃更積極大膽些。但到了中高年級,知識難度加大,更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咱們大多數家長卻慢慢忽略了這一點。
其實積極舉手參與課堂互動,不管有沒有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在等待被叫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就會自然而然地緊張起來,神經系統會更興奮,也能夠大大緩解聽課帶來的“聽覺疲勞”。
如果被叫起來回答問題,不管答得對不對,孩子都能夠至少大半節課不走神。
所以,作為家長,平常應當多鼓勵孩子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若能堅持做到這點,孩子不僅上課專注力提高,表達能力也會變得更好,整個人也會更加自信。
3.聽課效果的好壞,關鍵是能否抓住新知識點
如果孩子能夠捕捉住老師講課的新知識點,思想緊張,集中精力聽課20分鐘左右,這節課就會達到相當好的效果。這是孩子會聽講的最高境界。要達到這個境界不易,但也不是做不到。
如果能從一年級開始訓陳練一段時間,孩子將終身受益。方法是:家長頭天晚上帶著孩子把第二天要學的新內容翻翻,與孩子共同找出新知識點,逐漸渡到讓孩子自己找。第二天聽課時,他馬上就能捕捉到。
別小瞧這一點,如果能培養出孩子捕捉新事物的敏銳能力,說不定他將來就會成為發明創造專家。
4.消除孩子對老師的見解,要學會去適應老師的講課
老師上課講課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每個老師都想要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都傳輸到孩子的腦海當中,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老師只能盡力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每個班級孩子那么多,老師不可能去迎合每一個孩子的情況,所以家長們還是需要讓自己的孩子盡可能的去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而不是要讓老師適應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