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因為受到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合理的引導這類孩子,給孩子做好榜樣的力量,不要讓他們在沒有形成正確的三觀的前提下,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要給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行為準則。
孩子有不好的行為該怎么樣改正
1、寬容對待
孩子的壞習慣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父母應該報以寬容的態度,在幫助他改正缺點時要耐心的指出問題。發現孩子的壞習慣始終屢教不改時,千萬不要認為是孩子在故意違抗你,也許是他們自己還沒意識到又犯錯誤了,也不要失望的認為他們無藥可救,要多跟他們說幾遍,讓他們能夠牢牢記住。
2、樹立榜樣
發現孩子有不好的行為習慣時,作為家長不妨在平時生活中為他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天長日久,一些不良習慣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改正。也可以適當的邀請有好習慣的同齡孩子,不斷地去影響他的行為,這種影響一定要在他們之間頻繁的接觸中,潛移默化的自然形成,千萬不要去說教,更不要去比較,要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改變。
3、多夸獎他們
不要有意無意的夸贊別的孩子,進而批評自己的孩子,這樣反而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梢猿掷m地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要貪圖他們一下子能徹底改變,只要孩子有一點兒進步,父母就應該給予肯定。這時候父母的表揚往往是孩子改變自己的動力,要多給孩子鼓勵和支持。
孩子的不好行為是怎么養成的
孩子經不起誘惑。有的孩子犯錯誤,是因為他的意志力太薄弱沒有自控能力,所以,即使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一旦遇到誘惑就控制不了自己。而且他也缺乏毅力,即使想改正也很難改得好,久而久之就自暴自棄了。
家庭教育方法不對。有的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是平時家長對他的教育方法不對,讓他們錯誤地認識問題,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例如有的孩子,很可能是因為家長覺得拿別人的東西玩一玩,沒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
引起孩子的注意。他們與家長在一起時,通常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但是當他們表現乖巧、禮貌時,許多家長覺得那是應該做的,好像看不到一樣;只有當孩子表現出不當行為,如發脾氣、哭鬧時,家長才會關注孩子,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習慣用不當行為,來獲取家長的關注。
沒有效果的懲罰。在孩子有不好行為時,家長有時會試圖用威脅的方式去制止他們,而且往往限于口頭威脅、但沒有執行力度。有些家長在某些場合下會暴怒,在憤怒情緒下對孩子進行粗暴的懲罰。但這些懲罰往往沒有效果,大部分變成家長的情緒發泄,并加重他們的惡劣情緒、破壞親子和家庭關系、激發孩子強烈的對抗心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