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和家長說話態度不好家長應該立即糾正,這是最起碼的尊重,不懂尊重父母的孩子想必對人也不會很友善。如果孩子對父母說話態度不好,父母覺得無所謂,那么到社會上孩子一定會吃大虧,所以,孩子和家長說話態度不好家長應該及時糾正孩子的壞毛病。
孩子和家長說話態度不好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的好習慣是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的。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隨時都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兒子對媽媽說話不尊重,那么家長首先應該做的是自己起好模范帶頭作用,自己對老人長輩說話的時候給兒子起好示范作用。
其次再多關愛給孩子,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正面的引導。在不斷的感化之下,孩子就會有所改變。
有哪些溝通方式是錯誤的
1、太過啰嗦的溝通方式
像我剛剛舉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兩位媽媽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便是啰嗦形式的溝通,采取這種形式溝通的父母很容易自顧自的說話,孩子說的話很容易忽略了。
父母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各種瑣事所煩惱,但也要注意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如果對孩子有什么疑惑,想問清楚緣由,可以讓孩子自己先開口。
2、遷就和順著孩子的溝通方式
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見的,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例如孩子不喜歡吃飯,哭鬧著,家長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就是給孩子看電視,玩游戲,這樣可以讓孩子吃的很快,不用浪費時間。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都喜歡這么做,因為家長不愿意多費口舌和浪費時間來處理這種小事,但是這種處理方式久而久之弊端也很大。
當然愛孩子也不是一味地寵溺孩子,遷就孩子才叫愛,而是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品質,讓孩子可以獨當一面的做一些事情。
3、指責類型的溝通方式
指責類型的溝通方式,孩子會覺得家長很啰嗦,聽不進去父母所說的,嚴重的也會同父母吵起來,事情變不了了之了,沒有一個結果。
孩子在這樣的溝通方式下長大不是養成逆來順受的性格便是攻擊性強的性格,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