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對母親說話態度不好,如果父母妥協,就是對孩子的一種縱容,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堅守自己的底線,就無法讓孩子站在自己這一邊,另一種強勢的父母在反對孩子的想法時只是告訴孩子不行就是不行,卻不告訴孩子為什么不行,這兩種教育都是不好的。
孩子對母親說話態度不好怎么辦
1、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
要轉換自己的人物觀點,把自己當成他的朋友,和她分享自己的不愉快和自己有趣的事,陪他一起玩耍,若是他不領情那就讓自己處于受害者的角度來觀望他。
有時候孩子更喜歡父母可以比他們弱些,這樣能體現他擔當的一面。
2、傾聽孩子的想法
媽媽可能平時太嘮叨了,對孩子要求太多,太高,管束的太多了。媽媽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多跟孩子溝通,不能拿著家長的權威來壓迫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
3、父母對孩子的愛、信任和尊重
父母對孩子的愛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但是父母要秉持原則:愛不是要挾父母的工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也能讓孩子對自身有“控制的權利”。
孩子對母親說話態度不好的原因
1. 孩子不尊重父母,是因為父母沒有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在生活當中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有的小孩子脾氣非常惡劣,對自己的父母都特別不尊重,像這樣的小孩子在學校也會讓老師很頭疼,因為孩子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對老師又怎么尊重呢?
對和自己同齡的一個相對弱勢的小孩怎么會尊重呢?父母從來沒有教導過孩子學會尊重他人,以至于孩子都不去尊重父母。
2.孩子不尊重父母,很可能是父母之間不互相尊重
父母有沒有相互尊重,孩子作為和父母生活在一同屋檐下的人,肯定是知道的。孩子不尊重父母,有時候很可能是因為,在孩子眼中,父母都是互相尊重的,而且經常處于敵對的狀態。
孩子眼中父母經常對立,父母之間并不和睦,所以自己也可以和父母對立。孩子并不服從父母的權威,也并不覺得父母之間有多值得尊重。
3.父母從來不引導孩子,有規則意識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在成長的時候都或有意無意地被培養了規則意識,但是有的父母并不主動給孩子培養規則意識。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就認為誰都可以冒犯,包括父母在其中。
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應該有規則意識,知道在這個社會上立足需要服從規則,在幼兒園里要聽老師的規則,回到家要聽父母的安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