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很多的家庭都已經踏上了小康之路,但是家庭與家庭的經濟情況還是挺差的,同樣能反映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做家長的不能太過于“窮養”孩子,要知道孩子的思維還不夠成熟,會排斥與自己不同的東西,所以家庭不好的孩子的心理又有什么呢?
家庭不好的孩子的心理
1、缺乏自信
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視野更開闊,因為父母會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些錢,讓孩子經常出去多學習。而且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在衣食住行上都不如別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出去玩,只有相對豐富的生活技能。
由于這個原因,他們變得越來越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孩子,所以這些孩子往往更安靜。
2、缺乏安全感
父母在爭吵時,會把壞情緒直接暴露在孩子面前。無論你對他多么和藹可親,一旦生氣的時候必然是圓目怒睜,這個樣子孩子看在眼里是恐懼的,他的安全感會在父母一次次的爭吵中消失殆盡。
成長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際關系,以及家庭、婚姻、親子問題。可以說,大人在孩子面前的爭吵,影響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孩子的孩子,這是一種嚴重的惡性循環。
3、相對成熟
家庭不好的孩子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更加成熟。在生活中,他們就像成年人一樣,可以承擔一些責任。在與人打交道時,我們也發現他們說話的語氣與成年人非常相似。那是因為不好的家庭狀況使他們過早地接受了社會教育。
家庭不好的孩子應該怎么引導
1、自信與否,取決于心中的抱負
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必然是足夠自信的,因為他可以看得更遠,不會因為身邊的些許障礙而變得自卑起來。家庭不好,在他們看來,就只是一個小小的障礙,甚至這還是磨練他們的機會。
這個道理,孩子恐怕很難懂,但是父母可以引導他們去理解,一旦讓孩子理解其中的深意,并變得有抱負起來,自然就不會因為家庭的貧窮而變得自卑起來了。
2、塑造自己的形象
其實窮人也完全可以體面,如果你的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那么就應該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覺得你沒有比其他的家長差。
因此,父母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休養和德行,這些都是可以在貧窮的前提下擁有。形象提高之后,孩子自然就不會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他也就會在同齡人中更有面子,從而變得自信起來。
3、給予孩子安全感
如果父母工作很忙,下班時間也應該盡量抽空陪孩子有一個小時以上的玩耍時間。有研究表明,一個孩子的性格形成,與父母之間的陪伴玩耍,有密切的聯系。只有當孩子擁有充分的安全感,感受到父愛和母愛,才不會因為家庭不好就輕易否定自己,陷入自卑情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