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面對困難有畏懼心理是很正常的,當孩子有畏難情緒時,我們作為家長不能逼著孩子去做一件事,而是要引導孩子走出畏難情緒,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呢?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
1.多用積極向上的語言鼓勵孩子。
孩子做正確的事時應該如實的得到嘉獎,但孩子不小心失敗時,家長不要老是用責備的語氣對待孩子,要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勵,尤其是在孩子垂頭喪氣的時候。
2.遵循孩子的意愿,合理對待要求。
不要總是強壓孩子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說明孩子已經開始有獨立性了,正是可以鍛煉孩子的好時機,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但不要主導孩子。避免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行,對自己沒有信心做好任何事情,而是讓孩子有一種放心大膽做的想法。
3.學會接納孩子
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允許孩子的發展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也許暫時比其他孩子慢一些,但是只要孩子努力,會有迎頭趕上的那一天。
孩子有畏難情緒的原因:
1.孩子性格的原因。
一個孩子在性格上若是內向、膽小怕事、不愛說話、覺得愛面子容易尷尬的話,孩子會很少會主動,每次會使自己處于被動的處境中。沒有主見的孩子也不行,遇到事情沒有自己的想法,一味的總想依賴別人,讓別人替自己解決事情。
2.從不選擇正視自己。
為什么孩子會有那么多的理由,他們是在逃避困難和事情,用需要一些借口出來做擋箭牌,一旦孩子形成了習慣,那孩子第一反應并不會去反思自己有沒有問題,從不正視自己,而是找各種理由替自己開脫。
3.家長的教育方式
如果孩子不愿意配合完成家長提出的要求,家長就拿出自家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比較。家長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不認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