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撒謊是孩子的屬性,偶爾撒謊可以接受,但是撒謊成性或者撒謊的次數變多了,家長就要及時糾正引導了,那么孩子有撒謊的現象應該怎么辦?
孩子有撒謊的現象應該怎么辦
1.認真證實孩子是否說謊
當你認為孩子在說謊話之后,一定要認真證實、調查分析之后再進行下一步行動,不要盲目下結論。
2.切莫給孩子貼標簽
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撒謊的行為時,急于給孩子貼標簽,生怕孩子記不住撒謊這件事。會對孩子說謊行為起到強化。
3.必要時候做懲罰
如果孩子做了行為極其惡劣的事情,而且為了掩蓋這些行為對你說了謊,就是孩子必須受到懲罰的時候。但是,記住一點,在給孩子做懲罰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給孩子解釋原因,他為什么會受到懲罰?要有耐心。
4.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
為了不讓孩子說謊,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一定不要欺騙孩子,答應孩子的事盡量辦到,如果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兌現承諾時,要認認真真地給孩子道歉,并說明原因。
5.家長要讓孩子有安全感
孩子之所以說謊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如果家長能夠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就不會說謊了。
6.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合理,期望過高,孩子的壓力會增加,在達不到家長期望的時候,為了繼續讓家長滿意,就可能會選擇撒謊。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讓孩子能夠毫無顧忌的訴說自己的煩惱,這有助于減輕孩子心理的壓力,并讓家長調整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7.不要隨便責罵孩子
家長要意識到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對孩子口無遮攔的責罵將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得知孩子說謊后,如果家長沒有傾聽孩子的難題,而是說出“你騙人”、“你在說謊”、“那么小就騙人,長大后也是個騙子”之類難聽的話,孩子將受到沉重的打擊,并產生“我是騙子”的心理暗示,這樣以后還可能繼續撒謊。
為什么孩子有撒謊的現象
1.撒謊才能達到目的
愛說謊的孩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卻總能騙到糖吃,孩子從這件事情上得到過好處,以后就會變本加厲,因為他們知道直接說出理由,父母肯定不會同意,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過耍點小聰明來達到目的了。
2.逃避責任,保護自己
當孩子發現有些事情是“我知道而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時候,說明他們自我意識已經萌芽了,思維開始發展,越聰明的孩子,撒的謊就越高明,最典型的就是孩子說自己“不在場”,還證明得有模有樣,那照這么說,其實父母知道孩子開始學撒謊反而應該高興才對。
3.虛榮心在作怪
有些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胡亂編造、瞎說瞎吹,比如有些孩子會說謊自己家里有多么多么有錢,和別人進行攀比。
或者一件好事本來不是孩子做的,但說是他做的,可以得到獎賞,面子光彩,于是他說謊了;一件事本來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怕丟臉,于是他說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說謊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