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考前想要提高成績一定要整理錯題溫故知新。錯題是暴露孩子知識缺陷的地方,當時在做題時可能已經改正了錯誤,但是這是孩子知識的薄弱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遺忘,考前整理溫故錯題非常重要,能夠彌補孩子的缺失,強化薄弱知識點,是考前迎考的必要做法。
考試前一天如何提高成績
挑重點:老師畫的重點,或者孩子認為的重中之重,多背多記。
冷門知識看一遍:孩子覺得不太會考的內容,考試前一晚看一遍就好。沒有時間死記硬背了。
孩子認為必考的知識,但難背。就要靠孩子的瞬間記憶力了。進考場前記住,用孩子自己的瞬間記憶力,發卷子先找自己背的題,先寫。
考試千萬別給孩子太大壓力。在考試前一天,一定按照正常時間睡覺,不可以復習很晚。
高中提高成績的方法是什么
1、學習中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主動。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方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方能學有所成。主動地吸取和被動的接受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所以要從內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2、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跟著老師走。上課聽講,下來之后總結、歸納、理解記憶、做題實戰運用。一般來講,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想讓孩子有個好成績,最好還是跟著老師走,不會害孩子。
3、提高學習效率。學習中最忌諱的就是一味的苦學,學習必須注重效率,只有高效的學習才能事倍功半。
4、學會總結。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學習中的總結也就是檢查孩子自己近期學習成果的一個過程。一般一個月總結一次就可以了。
對于6歲孩子上課坐不住,絕大多數是注意力的問題。一是容易被課堂內容以外的事情所吸引。二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
對于處于心理發育時期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是普遍現象,像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一般在20分鐘左右,隨著年齡增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變長,經過訓練也可以。
6歲孩子上課坐不住怎么辦
對于一個比較關注外部世界的孩子,上課時會特別容易被其他的東西所吸引,像別的小朋友的小動作,教室外發生的動靜,等等。小孩的注意力被吸引也是不自主的,因為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對他的吸引力不夠,外界其他事情就會吸引他的注意力。
那如何改善6歲孩子上課坐不住的問題?
既然孩子坐不住的問題根本是注意力的問題,我們就要從注意力的方面解決。
一、減少外界干擾。了解一下孩子周圍有沒有容易吸引小孩注意力的東西。特別是不要讓兩個容易受干擾的小孩坐在一起,那就是相互干擾。
二、課前做些準備工作。其實6歲孩子也就是一年級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業還是非常簡單的。所以家長要了解一下孩子對于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如果之前的課程掌握不好,現在的課程跟不上,就要課外下點功夫,把進度趕上來,否則上課聽不懂,一定坐不住。
越坐不住,越不認真聽,課程拉下的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如果課程能跟上,上課能聽懂,就要讓孩子上課前預習。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會吸引他的注意力到老師的授課上。
三、課后的訓練。這個其實很簡單,就是寫作業的時候,先幫孩子梳理清作業內容,明確完成作業的時間。因為孩子注意力時間短,所以,一開始不要把時間段設置的太長,一般20-30分鐘為宜。
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錯題很少或者沒有錯題,給予獎勵,這個獎勵應該是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主要讓孩子認識到他能做到又快又好的完成作業,但是需要他專心,集中注意力。
這個通過寫作業訓練的辦法一定是是有效的,家長要有信心。其實對于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他的注意力時間會比較長。我們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的關鍵,就是怎么激發孩子的興趣。只要不斷堅持,咱家6歲孩子上課坐不住的問題一定會得到改善。
孩子幼兒園放寒假怎么安排?最近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一是擔心放假后孩子太放松,養成太多的壞習慣,以后不好改。二是希望這個寒假孩子別渾渾噩噩就過去了,怎么也得充實一點。所以,我想了這幾個方法。
孩子幼兒園放寒假怎么安排
首先,每周邀請小同學來玩兩天。因為孩子幼兒園的小同學基本都住在一個小區,平時也經常在一起玩,所以放假的這兩周時間,我們幾個家長商定,讓孩子們也常在一起玩玩。
其次,買了一些手工材料,和孩子一起做。橡皮泥、紙飛機、迷宮、涂色等等,我買了一些,可以小同學來的時候一起做,也可以我陪著孩子一起玩。另外,孩子爸爸還用紙板給孩子們做了一個汽車軌道,目前孩子很感興趣呢。
第三,游樂場玩兩次。放假前就答應了孩子的,帶他去摩天輪的游樂場玩。所以打算放假后實現諾言。其實游樂場也很簡單,是室內的那種,很多海洋球,玩具。也不貴,才10塊錢,可以玩一天。
第四,逛大集準備年貨。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過年已經沒有小時候的那種期盼心理,但孩子應該還是很高興過年的。所以打算帶他去逛逛大集,買點年貨、鞭炮、對聯、燈籠啥的,讓孩子感覺感覺過年的氣氛。
最后,學習也不放松。我一直在教孩子學習古詩詞,所以放假也不打算放松,每天早上起床前學習二十分鐘。其他數學和英語,打算使用光盤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光盤是幼兒園發的,是一學期的學習內容,既是復習,也是看動畫片了。
以上是我自己目前的安排,之后可能還會增加一些。如果你也有好的建議,希望留言哦!給孩子一個充實而快樂的寒假,是我的目的。至于冬令營之類的,孩子太小,沒有考慮。
平心靜氣、平等的和孩子聊天,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
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的堅實后盾!我和我孩子講:不管你有什么事,都可以和爸爸講,我會想辦法幫你解決和教你怎么去處理。
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去學校,可以幫他請一天假,讓他在家里或是帶著一起去上班,然后再幫他對比分析:是上幼兒園好玩,還是去上班好玩。
幼兒園孩子厭學的原因
出現厭學是正常大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每天的三點一線的幼兒園生活,對孩子沒有興趣了。孩子新鮮期適應期已過,幼兒園是統一的時間管理與安排,干什么事學什么吃飯睡午覺上廁所等。
第二,孩子一多,老師能照顧的每個孩子的感受就不可能了。所以孩子久了就會覺得老師不重視他,沒人關注他了,又看不見爸爸媽媽,這個年齡段又不知道如何去交小朋友,內心很孤立,很難過。
第三,也許幼兒園的課程設計比較枯燥沒有吸引力。有的幼兒園的創新教育,會讓孩子多少有喜歡去的想法,有的比較低端,加上老師素質各不一樣,甚至有的園里的老師不具備資格證的也很多。
第四,如果老師,教學,園里沒什么問題,孩子可能就是覺得枯燥了累了,可以帶孩子出去玩一下,畢竟天天在那個小教室里呆著,都會倦的。所以我覺得可以適當放個假陪他玩一下,釋放下天性。孩子自身有對上學的抵觸,所以玩完還得繼續鼓勵他上學。
父母需要每天多給放學回家的小朋友溝通,給他信心,給他設計點任務,比如交到幾個小朋友,名字啊,和他們玩什么游戲等,試一下。
幼兒園孩子厭學的解決方法
第一、和寶寶做溝通,很多時候孩子的想法很簡單的,可能就是不喜歡幼兒園的某個小朋友,某張桌子,或者就是覺得不好玩。注意溝通時以尊重引導為主,不可責怪或批評自己的寶寶。本來在幼兒園的生活就跟寶寶的家庭生活存在諸多不同之處,所以一時之間孩子不想上學,也是很正常的。
第二、清楚寶寶不想上學的緣由之后,采取適當的方式和孩子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孩子分析具體問題的困難,給出適當的建議。也建議可給孩子一定的獎勵,滿足寶寶一定的合理要求。過程中家長的監督和反饋問題處理的情況是很重要的,若是家長先放棄了,寶寶也無法轉變情緒。
總而言之,行動上的表率,多陪伴鼓勵孩子度過這個轉變期。相信,隨著孩子的成長,會慢慢順利在幼兒園當中學習的。言語的感化,多表達對孩子的愛,配合老師的教育,讓孩子在理解與支持中來面對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
3歲孩子專注力差是很多孩子會有的情況,專注力對一個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想要學到東西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總是分心那一定會對孩子學習東西有影響,家長要注意對孩子專注力的訓練。
3歲孩子專注力訓練方法
很多孩子會分心,無法長時間專注一件事,多和父母有愛打斷孩子的情況有關。父母想要孩子專心,就要讓孩子體會到“一心一意”的感覺,就要在生活中做到少打擾。
孩子對事物認識能力的缺乏,會嚴重打消他的學習興趣,導致缺乏耐心,缺乏專注力,因此家長在和孩子進行游戲時,可以先從簡單具有因果聯系的木珠串聯入手,增強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培養興趣。
堆積木的時候,我們就鼓勵孩子親自動手堆,不要父母替他代勞,有些東西需要開開關,那就讓孩子親自去開開關,當他去做了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些事情該怎么做,也會產生興趣,他就更能夠定下心來去完成他該做的事情!
有些孩子常常分心,整天跑來跑去,坐下來也會不停地抖腿,孩子很難安靜下來。這和孩子前庭發育不足有關。父母不妨多帶孩子玩玩滑梯、蕩秋千等有速度感的游戲,給孩子一個充足放電的時間,這樣他們就會安靜下來。
以興趣培養注意力。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孩子對事物的興趣越濃,其穩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爸爸媽媽應注意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并以此為媒介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有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頻繁更換不同的玩具,或者認識任何事情都不能超過5分鐘,就有可能是孩子注意力缺失引發的問題,和孩子適當的進行釣魚活動,能夠讓培養孩子沉靜的性格,對孩子以后的學習有著較大的幫助。
3歲左右的孩子生理和智力都在快速發育,他們由于理解能力和專注能力的不足,無法理解復雜的步驟,長時間思考。所以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要把一件事拆分成幾個小任務,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這樣不但可以訓練專注力,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給了孩子生命,但父母對孩子真的完全了解嗎,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是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的,如果對此沒有完全的了解,很容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選擇了錯誤的方式。所以對孩子的年齡特點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你知道4歲孩子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是什么嗎?
4歲孩子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
心理特點
1、活潑好動
4歲的孩子明顯的開始活潑好動了起來,孩子對周圍生活更加熟悉,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孩子在活動中能堅持更長的時間。孩子相較于3歲的時候大膽了很多,三歲的孩子只敢在沙堆邊站著玩沙子,在積水邊也站著不敢動,而4歲的孩子卻會在沙堆里跑來跑去,在積水中踩起小泥點。
2、形象思維
4歲的孩子已經開始記事,頭腦中已經累計了許多的生活印象,開始依靠頭腦中已有的印象進行思維活動。孩子對于常用物體、認識的人,認識的事物在腦海中都有所存儲,在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積極調動。
3、有意行為
孩子的行為開始從受情緒支配轉變到心理上的有意行為,相較于3歲的時候,孩子能夠聽得進父母提出的要求,能夠聽懂一些道理,也可以明白家長或老師交代的簡單任務。
行為特征
1、體力
孩子開始變得好動,喜歡其他小朋友提出挑戰。對于他人的刺激會努力達成,比如他人說“我不相信你會做”,孩子就真的會努力達成。
2、情緒
孩子開始變得自我起來,逐漸變得固執,開始有脾氣,會被外物所影響。情緒起伏變大,孩子可能會上一秒開心,但下一秒就換了另外一種情緒。
4歲孩子該怎么教育
1、引導孩子去觀察生活
家長再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日常生活,可以幫助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增長知識。孩子的記憶力已經有了基本的發展,能夠基礎簡單的事物,可以引導孩子在觀察中思考,在觀察中不斷增長見識。
2、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類最基礎的情感,擁有同情心才能夠共情他人,學會理解其他的情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4歲的孩子對事物已經開始有了基本的認知,對孩子基本道德素質的培養要從小就開始。
3、鼓勵孩子的發展創造
4歲的孩子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同時孩子活潑好動,有一定的獨立能力,這些都是發展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基礎。孩子擁有豐富的創造力對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發展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在孩子從小展現出來這方面特征后家長要支持孩子的發展,不要打壓孩子。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小就開始,而了解4歲孩子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根據孩子不同的階段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
寶寶不聽話怎么辦?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家長會發現他在某個年齡階段特別不聽話,家長讓往東他往西,稍不順意就大喊大叫,讓人十分頭疼。
寶寶不聽話怎么辦
家長要做到是保證孩子的安全,尊重孩子的人格,避免經常責怪孩子“不聽話”,鼓勵他們研究和探索。如果孩子總無理的取鬧,家長要學會忽視哦。
第一、切記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長似乎很民主,凡事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我們去吃飯好不好?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這種情況下大都會回答“不好!”接著你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那寶寶會更聽不進去。
第二、讓孩子做選擇題。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出他兩個選擇!比如你想吃米飯還是面條?咱們現在出去,還是五分鐘后出去?
當然,有的小孩會給出額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選擇范圍內的,然后很嚴肅地再重復一遍自己的命題。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也不想給家長太多的沖撞,一般此時他會根據你的范圍來選擇的。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
第三、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你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這句他更樂意接受。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接著就是無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長要首先改變1%,那寶寶就會改變99%。
第四、給出孩子做準備的時間。
雖然孩子是以玩為主,但是那也是他的“工作”,不是你粗暴地喊停,他就必須立馬停止的,你要給他做出反應的時間。
比如:出門前盡早提醒,5分鐘后我們出門去哦!再比如:“快去洗手,吃飯!不要磨磨蹭蹭的!”改為“寶寶,再過五分鐘,我們要吃飯了哦!”
想想哪種方式孩子更樂意接受呢?交流的方式不同,收效自然會不同!
第五、讓更多的人參與孩子的成長。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一手帶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媽媽的脾氣秉性,所以能輕而易舉地在“斗智斗勇”中取勝。
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流,不需要管教,也不需要講道理,只是陪他玩兒,做給他看,他自然會明白什么是規則,什么是規矩!
6歲的小孩正處于“兒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許多事都想自己做主,常常會和父母唱反調,一邊喜歡和父母對著干,一邊又很依賴父母。那么,6歲小孩逆反心理極強怎么辦呢?
6歲小孩逆反心理極強怎么辦
1、傾聽孩子的心聲
6歲小孩已經能明確的表達出心中所想,這時候,家長要善于傾聽。當孩子出現不聽話,逆反心理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訓斥,或是強硬要求孩子完成某事,而是應該改善溝通方式,耐心的與孩子溝通,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放大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3、給予小孩愛撫和關心
成長中的兒童常需要父母的親昵和愛撫,對行為不良的孩子不能討厭,應該滿足其希望得到父母的撫摸、擁抱、親吻的心理需求,不僅能加深親子之情,也能使孩子變得聽話、懂事。
4、不要盲目責怪孩子
有時,看起來小孩是逆反行為,但實際上也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在星期日早上10點鐘,要去爺爺奶奶家看望老人??墒呛⒆訁s突然說,他要晚起,不參加這次的“集體活動”了,這時候家長通常都會很生氣,可是耐心詢問過后會發現,孩子前一天為了完成作業,忙到很晚,只是太疲倦了。
5、注重言傳身教
6歲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父母自己都時常跟愛人頂嘴,跟老人發生沖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父母多多以身作則,平日處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長輩時言行尊重,孩子自然會聽從教導,而不再頂嘴的。
6、適當地和孩子唱反調
處于叛逆的孩子,為了顯示自己,會喜歡和家長對著干,家長就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這一特性,用“唱反調”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比如“我敢說,你連10個跳繩都跳不到。”用適當的反調來刺激孩子的進取心和逆反心理。孩子為了證明自己,通常會很努力做好,證明你是錯的。
當然,家長要注意,在唱反調的時候,不要用輕蔑,刺激的語氣,而是用溫和一些,開玩笑的方式來挑戰孩子。
我家寶寶自從4歲生日之后,脾氣簡直是一天大過一天,現在全家人真的是誰都說不得他,但凡說他一句,那嘴巴簡直都快撅到天上去了,都能掛倆油瓶了。讓我這看著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4歲的小孩脾氣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4歲的小孩脾氣很大是什么原因
1、爸媽太過溺愛
現在的孩子就是全家人的寶貝,而且現在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所以面對孩子的要求都不會拒絕!基本上只要能夠滿足的,都會予以滿足,就算偶爾拒絕,只要孩子一發脾氣,家長們就滿足了!
這樣就會造成孩子一個錯覺,只要自己發脾氣就能夠得到滿足,所以在自己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哭鬧不止,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這樣才能夠避免孩子一直哭鬧!
2、潛移默化的學習
家長教訓孩子時,總喜歡說孩子是好的一點不學,凈學了壞的。孩子的生活環境其實很單純,除了家庭就是學校,一張白紙的小孩很喜歡模仿大人,學得來也學得快,一直在潛移默化的被影響著。如果孩子的家長或老師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孩子容易模仿他們的行為,很容易會形成相似的性格。
3、感到恐懼或受到傷害
無論成年人還是兒童,其實我們大部分的憤怒是來源于恐懼。當感覺受到了威脅時會本能地感到恐懼,繼而轉化為脾氣,宣泄出來。小孩子的情緒表達都是十分直接的,當他們感覺到缺乏安全感時并不會像成年人一樣克制自己,而是會直接的表達出來。
4歲的小孩脾氣很大父母應該怎么做
1、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
4歲的小孩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他們不說不代表沒有。孩子會以摔東西,摔門,哭鬧,寫日記等方式來宣泄。不管哪種方式,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于表達自己。
如果他們能積極主動的和你傾訴,那是再好不過,證明孩子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如果孩子不會表達,這比他們發脾氣來得更可怕!
2、對孩子多一份耐心
要對孩子多一點耐心,跟他們交流的時候也不要用強迫命令的語氣去指揮他們,適當的時候可以采取轉移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也要敢于說“不”,即使孩子發脾氣大鬧也不能改變原則,不能一味順從孩子,重要的是要使他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對小孩今后健康的心理發展很有好處。
3、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時處理問題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大人不要驚慌失措,或者表現出不安,立馬失去了自己的立場,孩子說什么就是什么。更不要說教,因為孩子有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跟他講任何道理,他都是聽不進去的。因為孩子哭的時候,他的注意力在自己的感受上和尋求你的安慰上,對其它并不在意,也沒有精力去在意。
父母要做的就是安撫孩子,可以給摸摸他的腦袋,給孩子一個擁抱,你的舉動能夠讓孩子體會到,你是明白他和理解他的。等孩子哭完,你可以再告訴孩子,下一步該怎么辦,或者和孩子商議解決問題。
其實針對4歲的小孩的脾氣很大這個問題,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困難,是我們面對孩子發脾氣后自身的害怕、退縮放大了對問題的恐懼。當我們弄明白4歲的小孩脾氣很大是什么原因后,再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就會變得很容易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