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主要是家長要首先不玩手機,孩子小,會有依賴性的,大人不玩手機以后,大人才可以教育孩子不要玩,如果大人也玩手機,孩子會絕的不公平,這樣會有逆反心理的,沒事要多陪孩子運動,游玩,要勞逸結合,該玩的時候一定要放松,該寫作業的時候要寫作業。
沉迷手機的孩子還有救嗎
只要方法得當,還是有救的。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個人認為總要有兩點需要做到。
1、言傳身教
言傳孩子:告知孩子手機的危害,對學習、健康的影響。跟孩子進行充分的商議,什么情況下可能讓你玩手機?多長時間?因為畢竟直接讓孩子戒掉這個習慣的確很難,我們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把玩手機當成一種獎勵,比如考試成績好的時候,學習家里表現好的時候等等,但要有時間限制。
言傳父母、伴侶:不要寵你孩子,特別是在幫孩子戒除手機癮的時候。
身教:凡事以身作則,自己先改掉玩手機的毛病,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玩。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生活狀態,比如晚飯過后自己主動拿書來看,如果都在看書,孩子也會受到心里暗示的,至少不會主動要求玩手機。如果實在想玩,可以躲開孩子啊。
言傳必須身教,只言傳不身教一切等于零,請各位家長切記。
2、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每天的確很忙,但是即使再忙,畢竟也不是沒有時間,我們把自己玩手機的時間拿來陪孩子就是很好的辦法。我們耐心的陪伴孩子學習、看書、做小游戲都是陪伴孩子的好方法。周末帶孩子出去玩玩,看看美麗的大千世界,多好啊?
沉迷手機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1、長時間使用手機:孩子會花大量時間在手機上,沉迷于游戲、視頻中,無法停止使用手機。
2、減少其他活動時間:孩子減少參與其他興趣愛好的次數,如戶外運動、社交互動等,優先選擇玩手機。
3、無法集中注意力:當孩子不能使用手機時,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無法專注于其他事情。
4、社交障礙:孩子可能因過度使用手機而忽視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逐漸與周圍人疏遠。
5、忽略學業:玩手機上癮可能導致孩子忽視學業,不愿上學。
6、情緒波動:手機使用被限制時,孩子可能表現出煩躁、憤怒、沮喪等情緒波動。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
1、父母管理不適當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童年就應該無憂無慮,其實并非如此,現在的孩子并沒有大家想象當中的那么歡樂,他們的成長過程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及問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孩子們通常會處于手足無措狀態,這時就需家長的正確管理和安慰了。
可有些家長卻并不以為然,他們覺得孩子有情緒就是在無理取鬧,還會對其大加指責,看到自己求助無望后,孩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手機上,通過玩手機的方式來轉移自己注意力。
2、父母缺乏陪伴
其實孩子對父母都有一種天生的依賴感,他們極度渴望父母能陪伴在自己身旁,尤其是一些年齡小的孩子,更是會把父母認作自己的全部。如果父母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無暇顧及孩子的話,孩子就會把對父母的期望全部都轉移到手機上,通過玩手機的方式來緩解無聊,打發時間,對于他們來講,只有在玩手機時才能得到一種虛擬的陪伴感。
3、父母過度控制
很多父母都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控制欲,在他們眼里孩子缺乏足夠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誘惑,為了孩子的身心發展,他們會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限制孩子的行為。殊不知,父母控制欲太強也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會把對父母的不滿全部都宣泄在手機上,父母越管他們就越變本加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