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是孩子開始走出家庭、探索社會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家長與孩子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首先是孩子要學習新的學校規則,交新朋友,同時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并培養學習的興趣,還要在學校里獲得他人的認同和成就感。家長則要修正家庭規則,把孩子的學習納入日常的時間安排,并盡可能多地在學習上欣賞、獎勵、鼓勵孩子,讓他在學習中體會到比玩更大的快樂。
一年級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最好的方法
1、首先,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能再像幼兒園那樣整體玩了,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從小學開始打基礎,然后努力去實現它。
2、給孩子講有趣的校園故事,鼓勵孩子去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學校里面除了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交到好朋友,一起做有趣的事。
3、在孩子面前不要說老師的壞話,相反要多說老師的好,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學,就是因為對老師有誤解和恐懼。記得以前就聽過有人這樣跟孩子說:你不聽話,到時候找老師收拾你!類似的話孩子聽多了,就會以為老師很可怕。
一年級孩子會遇到什么問題
可分為三類問題。
第一類:由寬松到約束的轉換。
學校生活的主要特點就是紀律,規范,目標,計劃,考核。這種從身份到心理上的轉變,以及對未來的疑惑,肯定對每個孩子都存在一定壓力。
第二類:正確的目標,習慣,方法的建立。
學習是一個終身行為,并非只有在學校里才存在學習問題。而學校學習的基本目標,是為了考出好成績,升入更好的學校。那么為什么而學習,應養成什么樣的習慣與方法,與未來能否順利實現基本目標息息相關。這是個長期問題,又是個從一開始就必須重視的問題。這方面,各位家長責無旁貸。
第三類:人格的養成。
人是社會的動物,進入校園就算正式踏入了社會。要與老師,同學打交道。要與各種順利與挫折的狀況打交道。如何面對,如何溝通,如何解決,如何一步步養成健康人格,某種程度上比學習本身還重要。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學習的一部分呢?
要順利解決這些問題,家長一定要明白,這必然首先是家長的問題,而非孩子的問題。關鍵抓住一條:家長的見識決定孩子的高度。不要粗暴,不要跟風,不要急躁。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1、在剛一開始,就要耐心的跟孩子講好在學校必須遵守的規則。
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對一切都是特別的新鮮。所以家長要趁這孩子這個高興的勁兒,跟孩子講好在學校里要做個好學生,就必須遵守學校的紀律。
事實也證明,遵守守紀律的孩子會得到老師的認可,會更有成就感。
要按時上課,下課,上課回答問題要先舉手,上課不能做小動作,不能說悄悄話,要專心的聽老師講課等等。這些規則老師也是會講的,如果孩子看到家長也這樣說他,就會更容易接受學校的這些規則。
2、讓孩子在學習起步階段,就愛上學習。
一年級的知識還比較簡單,孩子接受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上了一年級孩子對老師發給他的各種書本特別的新奇。對于學拼音學數學等學習活動也是興趣盎然。家長也要給孩子創造愛學習,樂學習,樂在學中的這樣一個氛圍。千萬不要用學習的苦和累來恐嚇孩子,來嚇唬孩子。
要通過家長的語言,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也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兒。
孩子都是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還充滿著對學習的新鮮感。家長要保護好孩子對于學習的這顆愛心。
3、教會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
書包和文氣是孩子的寶貝,要趁著他的這種喜愛心,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適應陌生環境能力就強。
家長可以在家中跟孩子進行練習,讓孩子獨立的去整理文具盒兒,自己獨立的去整理書包,一次整理不好也沒關系,家長可以耐心的教他,讓孩子多整理幾次,正所謂熟能生巧。
一年級的事情,切記家長不要包辦代替。家長的包辦代替,其實是扼殺了孩子的能力發展的機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