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寫作業總是要催,這是孩子們的共性和特點,因為孩子們的年齡期正是貪玩的年齡,所以要正確引導。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喜歡。
讓孩子寫作業就是不寫怎么辦
1、調整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了解孩子學習中的難點,幫助孩子找資源,找方法。
每個父母都對孩子有著很高的期望,但有的父母會直接把這個期望轉化為“實際操作”,占據孩子學校作業之外的時間,布置更多需要完成的任務,讓孩子倍感疲憊。
如果孩子基礎還沒有夯實的情況下,與其求量,不如少而精。先查漏點,和孩子一起從書本、網絡、他人處找到方法,把缺的補上來,把孩子的信心找回來。
2、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引導孩子把學習和興趣相結合。
每個孩子肯定都有自己的興趣,父母可以把這個興趣,作為對應某段學習時間的獎勵,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另外父母還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里去發現與學習重合的部分,或者有意的去把學習導入到孩子的興趣中。
3、調整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孩子排斥父母的吼叫、嘮叨,那我們就抓住重點并表明我們的態度。比如我們告訴孩子,“你寫完作業就來吃晚飯哦”,便走開不再多說。可若晚飯時間到了,他的作業沒有寫完,就不能開始吃晚飯,因為我前面的那句話既說出了我的提醒,也表達了我的要求。
4、關注到孩子的其他方面,從“心”出發。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人,“學習”只是每天發生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成人后所要面對的世界,對于我們現在來說也是未知的,所以說,在孩子步入社會前的10多20年里,正是“積聚能量”的時候,他們需要更寬闊的視野。
父母完全可以跟他們聊聊我們身邊正在經歷的事、社會上所發生的事、乃至世界上所發生的事。
另外,孩子現在所面對的一些狀況,也可能是我們曾經所經歷過的,我們可以和孩子相互的探討和分享。只有當孩子愿意父母走進他的世界,他才不會隨意的把父母推向“門外”,父母的建議,他們才會愿意聽。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總是叫人催是什么原因
1、孩子集中注意力時間有限。解決方法就是要讓孩子適當運動,釋放精力。有的孩子天生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時間短。家長可以讓孩子先運動一會兒,或者每20分鐘活動一下,更容易提高效率。
2、孩子本身是慢性子。家長就要調整心態,拿出耐心,給孩子留出充足的時間。同時給孩子設定目標,如提前完成作業可以得到獎勵自由玩耍的時間。
3、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會有效利用時間。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做作業的順序和預估時間。先和孩子一起看作業量,然后商量先做哪項作業再做哪項作業,每一項都讓孩子自己預估完成時間。孩子有了時間管理意識,往往會表現得更自覺。
4、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被別的事情吸引。家長要及時介入,陪伴孩子做作業。家長在孩子身邊,觀察他遇到哪種作業覺得有難度,并及時幫助他。如果家長抽不出時間,也可以考慮請家教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5、孩子對作業不感興趣,缺乏自信心或自我成就感。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內心驅動力。如果作業太容易會覺得無聊,太難了又會有畏懼感,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寫作業的樂趣和動力,讓他們知道努力就能換來收獲,從而產生內在的動力。
如何正確“陪伴”孩子寫作業
1、不要只關心孩子“作業多不多?”“考試怎么樣?”
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是家長與孩子寶貴溝通的時間,建議家長了解幾個問題。
(1)今天有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和我分享嗎?(讓孩子放松心情很重要)
(2)今天各科作業量是多少?
(3)各科作業哪部分會比較難?(詢問難點)為什么覺得很難?你有好的方法搞定它嗎?(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找到解決方法)
(4)你今天計劃先寫哪一科?(引導孩子進行規劃)
情緒是會相互感染的。當我們給予孩子一種積極的情緒時,有助于他們對積極進取的內驅力提供有效的鼓勵信號,從而采取健康積極的行動。
2、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時,坐在孩子身邊,一旦發現孩子寫錯字或者算錯題,就會要求孩子立即改正,并且用消極的語言去批評孩子。其實在這種緊張和被凝視的情況下,孩子會承受無形的壓力,不知所措。切記不要這樣做!
3、高質量陪伴
現在大部分家長會在孩子寫作業時選擇陪伴孩子,但你的“陪伴”對孩子有益嗎?現在有兩個選項,你覺得哪一種陪伴對孩子有益?
第一種:一邊要求孩子寫作業時要專注,一邊自己游戲、看劇兩不誤。
第二種:在孩子寫作業時,自己也能同步學習,二者互不干擾,但又能讓孩子感到平等,樹立榜樣。
我相信答案一定是第二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