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撒謊,一方面是孩子怕被家長責罰,心里面有些害怕,想逃避懲罰。一方面可能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讓父母參與進來,有獨立性的思想存在,還有就是慣性心理,之前有多次這樣的行為,時間長了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
孩子撒謊背后的心理
1、缺乏自信和自尊心,需要通過撒謊來掩蓋自己的不足和缺點,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支持。
2、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只能通過撒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為了逃避責任和懲罰,會編造各種故事來逃避懲罰和責任,從而產生了撒謊的習慣。
4、有時候孩子可能為了適應環境而撒謊,可能是因為周圍環境產生了某些不好的影響。
5、撒謊也可能成為孩子的習慣,孩子可能會習慣性地撒謊,不顧后果。
孩子喜歡撒謊家長怎么教育
01只用語言來教育孩子
很多家長在知道孩子撒謊的時候,只會發飆甚至還會打罵孩子,這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這種暴力行為還會引發出更多的問題。家長不如冷靜下來,分析孩子謊言的性質,如果只是無意識隨口說說或者因為調皮搗蛋而扯謊,家長需要耐心的告訴孩子說謊話的嚴重性,給孩子改正的機會。
02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
很多孩子說謊話是因為害怕向家長袒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類孩子的內心較為敏感,家長切不可逼迫孩子袒露實情,只能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孩子慢慢增加對自己的信任感,然后說出實情。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讓他們不要因為怕受責備而不說實話。
03讓孩子知道撒謊的后果
有些孩子不承認自己說了謊話,這時候家長需要對孩子說明比撒謊更嚴重的是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謊言是會像滾雪球一樣,需要不停地用新的謊言去圓曾經的謊言,最終雪球越滾越大,謊話也越說越離譜。但是,當孩子自己已經意識到撒謊是錯誤的行為,并且為此道歉時,家長應該接受孩子的道歉,但同時需要對孩子撒謊的事情,作出小小的懲罰。
04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懲罰
面對已經把說謊話當作習慣的孩子,這種孩子往往明知故犯。家長必須從根本上教育和批評,不能任其發展,成了嘴里沒有實話的孩子,讓說謊變成無法挽回的事情。在導致孩子說謊話的問題上,其實家長的原因占了80%。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各個方面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隨意欺騙孩子,孩子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
因此家長一定不要隨意承諾孩子,既然答應了孩子就一定要做到;如果沒有做到更應該及時向孩子坦白認錯,并取得孩子的原諒。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1、父母應該有自己的態度和原則,做到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最經常接觸的人群便是父母,所以父母的很多行為對于孩子的影響力都是很大的,孩子會在和父母的相處過程當中不斷的去向父母獲取一定的信息,而這些能力會慢慢的運用到他們的生活當中。
所以家長要是想讓孩子做到有明確的是非觀,那么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于道德認知這一塊的評價以及說法就必須要注意到孩子的接受能力。
對于孩子的發展也有自己的態度和原則也應該做到言傳身教,給孩子一定前進的動力,自然就可以樹立正確的是非教育觀念。
2、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馬上得指出來。
每個人都是會犯錯的,這是在所難免的,畢竟對于一個未知的環境不熟悉的領域,犯錯都是很能夠接受的,但是對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地處理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家長想讓孩子有一定的是非觀,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根據實際的情況不斷地進行貼身的教育,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去領會是非觀的真正含義。
3、生活即教育,在社會實踐當中給孩子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
教育是無處不在的,陶行知有說過生活及教育,所以必須要重視教育密切的聯合實際的觀點。家長想要讓孩子在遇到具體的實踐活動的時候,能夠有一定的是非判斷理念,能夠控制自我的行為。
那么就必須要去給孩子創設這樣的一個機會,讓孩子在一步一步的獲得成就當中明白教育是在生活當中不斷地被踐行的。
4、在實際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教育自然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買菜還是任何一件很微小的事情,都是可以成為教育的內容和意義的。孩子畢竟年紀還小,對于很多事物的認知并不清楚,所以總是會犯一些錯誤。
而這個時候家長所應該做到的事,及時的對于孩子的錯誤進行糾正,畢竟孩子對于外界的說法影響力都是很大的,所以家長應該做到在孩子犯錯誤的過程當中,有耐心的去教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