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課時不敢舉手和孩子的心理特征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當孩子不夠自信或者性格內向的時候,那么孩子上課時不敢舉手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那么家長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解決孩子上課時不敢舉手怎么辦的問題呢?
孩子上課時不敢舉手怎么辦
1.家庭教育鍛煉培養孩子
我們可以讓孩子進行專業的語言表達訓練。如果學校或者住處附近,有專門的演講口才培訓班,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培訓,提高表達能力;學校有演講或者朗誦比賽,鼓勵孩子積極參加。
2.讓孩子參加演講、朗誦活動
使孩子明白表現自己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能力,做什么事重在參與,首先要有勇氣。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往往是搶答不是說一定有把握才舉手回答,所以應該把勇氣放在前面。
有的孩子的內向可能表現為另一種情況,在家很開心、活潑,出門在外邊就沉默寡言,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比較認生的孩子,往往是因為膽小。
家長需要誘導孩子多去單獨辦事,鍛煉孩子的膽量。比如保證安全前提下單獨購物、單獨乘車等,孩子經歷的多了,膽量自然就提高了。
3.幫孩子正確認識外界評價
在自家我們可以改進自己的評價方式,當孩子在學校,或者別的外界環境里,還是會不可避免地收到一些標簽式的負面評價,比如個別老師在孩子答錯問題時可能會生氣地說:“講了多少遍,你怎么還不明白,你是怎么學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你的能力,不必在意這樣的評價。答錯問題或者一次考試的失利不是世界末日,真正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部分沒學會的知識盡快掌握,到時候老師自然會改變他對你的看法。
4.要給孩子創造與老師、同學交流的機會
有的孩子不主動回答問題,就是因為對班集體里的環境感到陌生。比如,家長在接送孩子時,一起和老師說話交流,有些問題也讓身邊的孩子參與,讓孩子克服在老師面前膽怯的心里。也可以在節假日邀請老師或同學一起參與一些課外活動等,這些都是有效的辦法。
5.多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通過一些集體活動培養孩子自信心。每次活動多和孩子交流,讓他在集體活動中找到一種輕松、快樂的感覺,使他勇敢在同學們面前發表自己的觀點,慢慢的在老師面前、在同學們面前不再因為緊張而沒有什么話說。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