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這個時代非常的講究效率,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做起事來磨磨唧唧,讓很多家長十分的苦惱。但是習慣是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來培養的,作為家長應該及時的和孩子溝通,可以采用一些小游戲來鍛煉孩子。
慢性子的孩子如何培養
1、從父母的角度來說,要將做事情的主動權還給孩子,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提示,但是不能全全包辦或者是不停催促。收拾書包自己去拿東西,玩具玩完了自己收拾,相信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學會。
2、有些父母總想讓自己慢性子的孩子動作快起來,像自己一樣,做事嚴格按照時間計劃完成,達到高效率。但事與愿違,你越是希望孩子能快起來,他們越快不起來。因為你在不停的催促,孩子心里則在不停地反抗,有些任性一點的孩子,會父母越催,干脆不做了,時間久了導致依賴父母。
3、孩子需要清晰的任務說明,這樣才能更快和更準確完成任務。如果任務意義不明確或目標不明了,孩子通常就會感到迷茫。所以,我們應該為孩子其他任務說明,包括任務完成的標準,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什么時候任務完成了。
4、尊重孩子的步調。尤其對急媽媽和慢孩子,這種雙方個性相去甚遠的家庭,媽媽要從內心接納孩子的慢熱,盡量避免干涉孩子,制造不必要的沖突,要有足夠的耐心,并鼓勵他一步步做得更好。
5、拖延的孩子一般內心都比較敏感與自卑,他們內心也會因為自己無法高效率完成任務而感到自責,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做事情的過程中多多陪伴他們,并善于發現機會去鼓勵他們,增強孩子對自己的自信心。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
方法1: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機會,讓孩子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幫著做”。在孩子做不好時,父母不要急著幫忙或輕易責怪,以免孩子喪失自信,形成依賴感,而應鼓勵孩子在不斷嘗試中學習、鍛煉、進步。
方法2:很多小朋友都有磨磨蹭蹭的習慣,而很多家長為了疼愛孩子,雖然自己的心理十分著急,但是也舍不得責罵一句。但是如果發現他們的時間觀念確實不強,需要做好專門的培養,告訴他們如何運用時間,習慣之后也就會有所改善了。
方法3:在制定計劃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并且該計劃還應該隨著孩子的作息不斷做出調整。只有孩子在生活中不斷地通過一些事情對時間有大概的把握,那么孩子才能夠準時守時,堅持按照計劃辦事。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怎么辦
一、幫孩子把大作業分解成小的目標,不光孩子,大人面對一大堆的任務時也有壓力。教孩子把作業任務進行分類,寫作業前先用記事本規劃一下:把書面作業放在前面完成,背誦的、較少的書面作業穿插在中間進行。寫一會兒背誦一會兒,交替進行可以使孩子得到休息,不易產生疲倦感。
二、再磨蹭的孩子總有快的地方,家長要了解他們喜歡做什么,在什么地方有積極的態度,比如上學起不來,可是休息日出去玩的時候起的可早了,家長就可以和孩子說“你今天起這么早是怎么做到的?”讓孩子說出來自己興奮的感受,他們會變的更自信,慢慢將早起的習慣延續到平常的日子。
三、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往往也是由于專注力不夠,建議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比如,購置專門的學習桌、椅,桌上除了書本、文具,等必要的用品,任何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不要擺在上面,讓他不要被任何事物吸引,專心的去完成作業。如此,必事半功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