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很多的中學都會要求孩子在學校住宿,這就導致出現了一些問題,很多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再加上缺乏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有可能出現孩子住宿舍遭排擠的情況,對此家長應該怎么處理呢?
孩子住宿舍遭排擠怎么辦
1、在家里,父母長輩大多會讓著孩子,但是到了學校,就沒有人會讓著孩子。家長不要讓孩子養成嬌慣任性的性格,要讓孩子明白,誠實守信是與人交往的基礎,換位思考、互相體諒是技巧,尊重別人的隱私是素養。
2、安撫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心情。孩子和室友鬧了矛盾,孩子被室友孤立了,孩子很痛苦,家長知道后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千萬不要批評孩子,要有一份同情心和同理心,要努力勸說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這件事。孩子被室友孤立了,他可能想哭,家長要允許孩子哭,允許孩子釋放情緒。
3、在家里父母和親朋好友需要盡可能給女兒營造一個溫暖和支持的港灣,最大程度上降低女兒的孤獨感,增加女兒面對沖突的力量。比如您可以多帶女兒周末外出散心,約上其他同齡小伙伴一同玩耍,或者鼓勵女兒加強和之前或知心朋友的聯系,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女兒的信心和自尊。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
1、孩子住宿舍遭排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生活方面的,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生活、學習和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在做與孩子有關的事情時,盡量征求孩子的意見,聽聽孩子的心聲,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讓他說自己的一些理由來,這都能促進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3、每個人都喜歡別人認可自己,夸獎自己,孩子當然也不例外。孩子能順利完成一件事,即使做得不好,我們也盡量找到他的優點,進行表揚,他的缺點我們也給予一些意見,鼓勵他在下次能順利完成,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一、如果孩子十分的害羞內向,或者蠻橫無理,都會導致住宿舍遭排擠的青春出現。所以爸爸媽媽需要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性,善良比情商更重要,情商只是一種技巧,善良的孩子更懂得友善、感恩和樂于助人,也更能在集體的相處中,博得同伴的好感和支持。
第二、當生活中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想出解決方法,而不是直接跟孩子說你應該怎么做。如果孩子學會了考慮,感知到自己的某些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影響后,就不會再那么“任性”了。
第三、父母不必強迫他必須同伙伴交流溝通,父母需要做的是多給予鼓勵,讓他勇敢地跟人打招呼、說說話,只要他在生人面前表現得稍微有一些進步了,都要及時地表揚他,以增強他的自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