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獨立意識也在逐漸成熟,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越長大越難溝通,其實這是孩子成長中的變化特點。因此,家長要掌握與高中生溝通技巧,只要和孩子能夠有效的溝通,相處起來才會更容易。
與高中生溝通技巧
1、遵循平等原則
父母是孩子的監護者,培養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有義務教育孩子成長,但這并不意味著父母與孩子不平等。父母與孩子在人權、道德、人格、價值觀等方面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在這些問題上,誰都沒有特權。
孩子是應該聽從父母的教導,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一定要對父母百依百順。他們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但不能粗暴干涉。
2、家長要學會做一個旁觀者
有時候,我們喜歡直接告訴孩子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孩子有些事情需要做,我們家長總是認為這里不好,那里不好,這樣孩子會產生厭煩的心理。最好的方法是陪著孩子,他有不會的來請教家長,我們家長需要告訴他方法,讓他自己動手去做,不要總是插手,只要是不違背一些規范就好。
3、耐心傾聽
父母要耐心傾聽孩子說些什么,以便了解孩子的心型,從而才能把握自己該說些什么,孩子才會接受,并用行動配合。有些高中生受到某種刺激或做錯事時,往往會在父母面前鬧情緒,甚至十分氣惱。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要表示一般的同情或反對,更不要大聲吼叫,而應溫和地講話。采取不可容忍的態度,只會把問題弄得更糟糕。
4、在溝通中多觀察
溝通有很多方式,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為孩子爸媽而焦急擔憂的角色里,溝通多少會偏離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觀察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什么問題,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問題,從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溝通。
5、融入孩子的世界
高中生的叛逆一半來源于與父母的代溝,他們認為父母總是批判自己追求的興趣,比如偶像明星、電子游戲等。
身為父母,不妨融入這叛逆孩子的世界,不要因為怕孩子的興趣影響他的功課而厲聲禁止,而是跟孩子討論下他們喜歡的話題,在融洽的討論中再適時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孩子什么是該學的,什么是不該學的。
家長與高中生溝通困難有哪些原因
1、溝通時間少。家長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學習,相處和溝通時間少。
2、溝通內容錯位。家長和孩子的關注點不同,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忽視孩子的興趣、愛好、苦惱,孩子更多關注交友、個人興趣發展等。
3、雙方溝通方式簡單,缺乏溝通的技巧。家長更多以簡單的要求、命令、訓斥、指責為主,很少傾聽孩子的想法,導致孩子不愿意甚至厭倦與家長溝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