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叛逆期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階段,只是不同的人表現叛逆的強弱不一樣,叛逆期表現出來的年齡階段不一樣,叛逆期情緒波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正確地引導轉化。對于高中生叛逆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高中生叛逆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家長認識錯誤,導致教育不當
有的家長缺乏心理常識,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往往忽視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孩子有過錯,不跟孩子分析錯誤而去商量怎么做,卻甚至打孩子,讓孩子犯錯時感到孤立,有逆反心理。
父母與孩子缺乏雙向溝通導致思想矛盾
隨著高中生的成長,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需要自己的做事方式,不想被過多的控制。而有些父母出于對孩子的保護,一切為了孩子,這種孩子對獨立的渴望和父母不恰當的善意關懷,會產生思想沖突、矛盾。或許有的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很少與孩子交談、思想交流,只是制定了一些嚴格的規則來限制孩子的行為。因此,高中生作為孩子,沒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缺乏與父母的溝通,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的矛盾
這種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現在生理成熟和心理不成熟。具體來說,在心理學的認知發展中,經驗的缺乏導致青少年認知的不穩定和搖擺不定。他們的思維雖然獨立、批判,但在認知和問題上存在太多偏差,導致片面、極端、固執的認知。教師的正常教育往往從反面去思考,教師的勸導、要求、批評、家長的引導、提醒、督促等如“管”、“卡”、“壓”,是和自己過不去,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進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對立面上。
從小就比較溺愛,沒有底線,孩子提出什么樣的無理要求,都不是引導,說出不合理的原因,而是千方百計的滿足,有時候不同意,孩子一撒潑,一打滾,家長就妥協了,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更是沒有原則,孩子就形成了任性、我行我素,無所顧忌的性格,這樣在家里,家長都讓著,看不出大毛病,可是以后進入社會,不會有哪個領導,哪個同事無底線的謙讓,就可能到處碰壁,甚至影響自己的發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