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三年級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的時期,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缺乏耐心,在學習的時候也會注意力不夠集中,會被外界事物干擾,導致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所家長一定要多和學生溝通,幫助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特點
1、個性差別大
三年級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評價時會產生自豪感,讓自己充滿自信;有的學生會有自我強烈的滿足感,自我主張,對自己的評價偏高,導致學生產生自負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定
三年級學生因為面對新環境不熟悉,生活經驗不足,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很容易讓他們產生緊張情緒,他們喜歡和其他同學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但是因為孩子對情緒的自控力比較差,會因為一些小事和同學發生爭吵,有時候還可能因為控制不住情緒,和同學之間打起來,對孩子造成傷害。
3、自控力不強
孩子在脫離父母的管束時,自控能力是很差的,尤其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在上課時,容易被外面的新鮮事物吸引,注意力不夠集中,但是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
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也會降低,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完善,所以家長要多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小學三年級學生怎么教育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家長一定要多督促孩子學習,讓孩子在三年級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主動學習,學習的時候有目標,有規劃,那么孩子長大就會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2、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家長從小都會告訴孩子要有禮貌,要懂事聽話,小學三年級學生正是學習良好品德的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注重孩子的人格培養,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3、注重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學生和家長應該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家長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多主動地去學習,經常和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把家長當成自己學習目標,讓孩子對學習有規劃,讓三年級而學生快樂輕松的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