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是有些家長比較的急躁,會忍不住批評他。一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被責怪之后變的沉默寡言,不與家長溝通交流,擔心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對于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被批評后就沉默怎么辦
首先平時需要多多關注孩子的性格培養和情緒宣泄,并且必要的時候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請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做了錯誤的示范,所以這也就是說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時時刻刻的學會自律和自省。
其次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行為,不管是頂嘴還是沉默不語。只要從尊重出發,理解和支持他們的行為,挖掘行為背后的原因真正地去了解他們才能“對癥下藥”。
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想說,而是家長“不愿聽”,所以在生活中家長要學會傾聽,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只有傾聽,才能有最好的溝通。和孩子建立有效溝通,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評,幫助他們想辦法,也不會有逆反的心理。
還有就是在養育孩子的漫長過程當中,難免熊孩子有時候惹到自己。也難免有時候自己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打罵一番。當出現這種狀況之后,家長要及時反省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若是過火了,也要鄭重地向孩子道歉。
孩子沉默寡言不愿與家長溝通原因
1、缺乏耐心,不尊重孩子的話語權。孩子在交流表達時,不能平等對待孩子,經常打斷孩子的話,不讓他把話說完。
2、用恩情進行道德綁架,譬如以“我都是為你好、我養你這么大,你應該體諒我”。這樣的強權行為,讓孩子對交流的結果失望:反正最后都要聽你的,我有什么必要跟你講?
3、價值觀的沖突。人生經歷不同,內在經驗不同,父母不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感受和需求,不理解孩子在乎的價值,甚至強迫孩子接受父母在乎的價值。
孩子被批評訓斥后怎么教育
第一、家長這個時候要及時的跟孩子道歉。等孩子原諒家長,心情也平靜下來之后,家長就可以跟孩子坦誠溝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第二、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孩子,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孩子已經是有非常強的負能量,家長這時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多安慰他。除了精神上的交流,適當的肢體接觸也是可以幫助孩子遠離負面情緒。
第三、是跟孩子友好的溝通,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情確實不對,家長教育孩子也是正常,也是對的,但是需要通過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肯定是不對的,有時候孩子做錯的事情,家長可以跟孩子友好的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更加可以聽到心里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