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年紀還比較小,自制力比較的差,因此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有效監督,但有些家長卻發現自己坐在旁邊看著學習并沒有什么用,反而讓孩子感到厭煩,這就說明家長并沒有掌握住正確的方法。
家長如何有效監督孩子的方案
1、巧獎勵,激發孩子內在動力,家長要多使用內部獎勵,少使用外部獎勵。孩子通過積極地探究和了解周圍世界,由此產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對孩子的獎賞,此時家長如果能夠及時肯定、及時鼓勵并給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這種獎勵就是內在獎勵。
2、不要緊盯著孩子寫作業,有的家長一發現孩子出錯就馬上要求孩子改正,這樣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正確的做法是先詢問孩子的作業內容,然后自己在旁邊安靜地做自己的事,等孩子做完后再檢查孩子的作業。
3、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確定能夠保證孩子充足睡眠的上床時間和起床時間,絕對禁止因為賴床而上學遲到。如果放縱下去,精神狀態就會出現問題,變得懶散和無所謂,更不可能勤奮和刻苦了。
4、監督孩子學習切忌嘮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反反復復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里去。監管過多,孩子也會變得無所謂了。
5、家長要給孩子創建一個舒適的完成作業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硬件環境,即要為孩子準備好一個完成作業的空間。另一個是軟件環境,即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要少說話,少干預,少打擾,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有效監督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已到了明辨是非的年齡,大道理都懂,但是因為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根本管不住自己,這就需要我們大人的有效監督,輔助安排好孩子的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
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要想讓孩子能夠認真念書學習,首先就要給給孩子樹立危機感和責任感,給孩子講清楚考試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如果不好好學習考試失敗,可能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只會被無情的擋在校門之外。
在學生這個年齡段,基本都貪玩,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貪玩而導致成績的下滑,網上也有很多學生原本成績特別優秀,到最后高考卻沒考上,一看原因,是因為高三偷偷玩了一年的手機,所以監督是為了防止孩子對待學習的偷懶
孩子不愿意被家長監督怎么辦
1、孩子激烈反對家長管教,家長應該軟硬兼施?!坝病笔侵竷仍诘囊笫怯驳?,練會錯題,必須達到,不能打折扣;“軟”是指達到這個內在的要求的方法是軟的,可以改變,而且要不斷改進,成為最適合自家孩子的方法。
2、學習不自覺很多時候也是因為環境的問題,周圍的環境打擾到了孩子的學習,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這時候自然就不可能做到靜下心學習,學習當然也就不自覺了,孩子學習,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環境,這樣才會更有利于孩子的學習,這一點家長要重視起來。
3、父母想要讓娃聽話,首先要了解孩子心中所想,知道孩子為什么要做令自己不滿或者不對的事情。若父母放低姿態,多去和娃溝通,知道孩子心里的真實想法,那解決問題就變得容易多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