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要看是低年級孩子還是高年級孩子了。如果是一二年級的孩子,以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為主,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作一個慣例表,讓自己學會管理時間,心里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
寒假家長如何監督孩子
一是要在與孩子協商的前提下,幫孩子制定一個假期學習計劃,科學安排每天的時間。要讓孩子像平時一樣,每天按時作息,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每天拿出足夠的時間完成寒假作業。不要讓孩子等快開學的前幾天加班加點,熬夜趕作業。
假期是讓孩子放松的時間,一定不要讓孩子去上各種名目繁多培訓班,這樣做不但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間,而且會把孩子弄得疲憊不堪,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二是要為孩子完成寒假作業創造一個安定的學習環境。去除春節走親訪友和招待客人的幾天,其他時間都應讓孩子在家里安靜地學習,此時家里要關閉電視機、電腦,家長要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讀書、學習。農村過年較熱鬧,人來人往,外部環境較亂,家長要為孩子找一間相對安靜的房間。同時,要充分利用家長群、班級群,及時解答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疑問。
三是家長每天要抽出一點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了解作業完成進度。檢查時家長無需給孩子批改作業,只看作業進度。好在學校各科考慮到寒假時間短,布置的作業量并不大,只要計劃好,每天堅持做一些,應該不會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
孩子寒假不想寫作業怎么辦
當孩子出現不做作業的情況,家長先別急著發火。打罵、斥責看似能立竿見影,實則只是暫時壓制,還可能讓孩子心生逆反,埋下更嚴重的隱患。孩子的行為背后,往往有著復雜的心理因素。可能是作業難度過高,讓他們無從下手,產生畏難情緒;也可能是假期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比如刷短視頻、玩游戲等,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又或許是缺乏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對作業完成的時間沒有清晰規劃。只有找準問題根源,才能對癥下藥。
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業計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把寒假作業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做作業。比如,上午完成語文閱讀與寫作,下午攻克數學難題,每完成一項,就打個勾,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就感。在執行計劃時,家長要以身作則,減少看電視、玩手機的頻率,為孩子營造安靜、專注的學習環境。當孩子完成作業后,給予真誠的贊美,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你真棒”,都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認可。
除了完成作業,寒假更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博物館、科技館,讓孩子在探索中拓寬視野;一起閱讀有趣的書籍,分享讀書心得,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開展親子運動,像打羽毛球、騎自行車,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親子關系。讓孩子在多元的活動中收獲知識與快樂,而不是將寒假單純困于作業之中。
如何豐富孩子的寒假生活
首先,做好假期計劃,最好是紙質計劃。做計劃前,家長心里先有數,知道孩子假期總共多少天,校內作業總共有多少,校外實踐作業和課外輔導班安排的時間和學習內容,以此估計出初步的大略安排。自己先有數,比如校內作業需要多少時間完成,如何分布比較合理,校外活動如何安排,出行計劃的時間安排,需要孩子配合的行程等。家長心里有數之后,再跟孩子一起制訂大概計劃。
選一個孩子心情愉快的時候,坐下來,拿一個有空白處的日歷先初步標記行程,再根據任務目標分配時間,安排內容。再把空閑時間和出行計劃與孩子一起討論。最后確定最終安排,形成紙質計劃。同時放進手機提醒。
其次,張貼紙質計劃,按照每周、每天公布。可以打卡,可以統計。正常情況,肯定有完不成的,要及時調整,及時跟孩子溝通。
再次,跟孩子經常總結,反思,展望與回頭望。孩子時間寶貴,要過得有意義,一定要家長做大安排,給孩子小安排的選擇權和決定權。旅游度假、與親友聚會、吃喝玩樂等,都要充分考慮孩子意愿,民主集中。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