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在家里受盡寵愛,就會養(yǎng)成囂張的性格。在學校和人相處的時候,也會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有時候老師反應自己小孩在學校取笑同學,家長就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教育孩子,讓他知道這樣做不對,向別人道歉,以后不再犯。
孩子取笑同學應該怎樣教育
一、先了解具體真實的情況
家長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懂得共情,理解孩子情緒的產(chǎn)生。理解孩子,讓小孩釋放出壓力,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知道情緒表達是被允許的。這需要家長靈境面對這件事情,不能先入為主的認為道德品質(zhì)有問題,要接納小孩的情緒,然后學會和孩子一起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讓孩子道歉
孩子取笑同學,日過家長是通過老師知道的這件事情,那么就代表對方家長也知道這件事了。家長一定要及時讓孩子相對方道歉,這樣才不會引起進一步擴大矛盾。也讓小孩知道自己的錯誤,學會承擔責任。
三、家長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天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家長怎么做,孩子也會怎么做。如果父母經(jīng)常議論別人,比如說鄰居的孩子長得不好看,下次他看到這個小孩就會說“你太丑了”之類取笑的話。
四、教孩子認識到并接受自身的缺點
如果孩子取笑同學是因為覺得對方?jīng)]有自己好,不懂得謙虛,覺得自己完美的無可挑剔,那么我們就不妨帶孩子多認識多了解一下他自身的缺點,給他造成沖擊,明白自己其實還有很多不足,也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繼續(xù)學習和改進,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自我陶醉上。
孩子為什么喜歡取笑同學
1、獲得優(yōu)越感
如果孩子總是盯著別人的缺點或錯誤,一旦他人出現(xiàn)過失就加以取笑、嘲諷,那么很可能是因為孩子本身缺乏自信,需要從他人的錯誤中尋找優(yōu)越感。
這樣的小孩對于自身的缺點和錯誤感到愧疚,但是他們不知如何面對缺點,如何解決問題,于是只能盯著他人的失誤,在他人身上尋找平衡,寬慰自己不算太糟糕。
2、吸引關(guān)注
恰當?shù)耐嫘Ρ臼怯H昵的表現(xiàn),既可以增添歡笑,又能拉近和同伴之間的距離。所以,調(diào)皮的孩子常常喜歡以玩笑、惡作劇的方式吸引同伴的注意。
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們不能把握好玩笑的“度”,而且對方孩子也可能不會正確理解玩笑,或者非常敏感,善意的玩笑就成了同伴眼中惡意的嘲諷。家長要教育孩子恰當?shù)耐嫘Φ那疤崾怯型硇暮蛯ν榈淖鹬亍?/p>
3、家庭溺愛
家長的過分夸獎和寵溺會滋生孩子的虛榮心和驕傲心理,讓孩子認為誰都不如自己好。面對不如自己的同學,就會驕傲自滿,取笑他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