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時候孩子的膽怯是因為缺乏自信心,因此需要家長鼓勵孩子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他們學會逐漸克服害怕的心理。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這樣可以讓孩子逐漸變得勇敢。
膽小懦弱的孩子應該怎樣教育
1、培養自信:孩子的膽小,大多是因為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所以家長要想辦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才能擺脫膽小的困擾。
2、不當眾指責:不要當眾指責和羞辱孩子,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挫敗感。
3、不要操之過急:對膽小的孩子不要操之過急,營造一個無壓力的環境很重要。
4、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盡量讓孩子多出去和其他孩子交朋友,多和陌生人交流,教育孩子做自己的事,不要依賴大人,要有自己的想法。當然,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是要找父母幫忙,讓孩子學會獨立。
為什么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懦弱
1、夫妻間常吵架
同事跟老公都是強勢的人,當初本以為這樣可以“強強聯合”,但結果沒想到卻變成了“兩強相爭”,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夫妻二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老公覺得自己是一家之主,自己的在家里的地位和權威不容挑戰。而同事阿琳也不示弱,如果自己的想法沒能得到實現,就會跟丈夫大聲爭吵。
起初孩子還會對父母的吵架起一個“和事”的作用,但是當氣頭上的阿琳碰到自己的孩子還摻和進來,頓時就把脾氣撒向自己的孩子,從而導致孩子一碰到父母吵架就自己躲起來了。
而越是這樣,阿琳就更加覺得自己的孩子經不起“考驗”,顯得很懦弱。
所以每次吵完架,阿琳就去找孩子“撒氣”,說他不懂事,作業完不成,比不上其他孩子等等。
2、抱了太高的期望
有些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為孩子未來的路做好了規劃,比如說一歲學什么,2歲學什么等等,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在眾人眼中的無比優秀的孩子。
像阿琳從小就比較好強,什么都不想輸給別人,自己家的孩子自然也要比別的孩子要優秀才行。阿琳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很嚴格,考試必須要考九十分以上,吃飯不能掉飯粒,走路不能跳來跳去。
但孩子年齡還比較小,也沒擁有任何天賦異稟的天賦,所以成長起來并沒有那么快,在眾多小盆友里一直顯得比較一般。但是孩子一直比較害怕自己的媽媽,阿琳動不動就罵自己的孩子,從而讓孩子越來越害怕自己的媽媽。每次考試都是心驚膽戰,慢慢的就變得人人都想欺負的模樣。
3、包辦百事,啥都要參與
阿琳總是喜歡幫孩子做決定,什么事情都欖了下來。比如老師讓家長輔助孩子畫畫,結果阿琳嫌棄自己孩子畫的慢,直接握著孩子的手自己畫起來,交作業的時候老師表揚畫的好,結果有人說是媽媽幫畫的,讓阿琳的孩子無地自容。
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孩子什么東西都是阿琳一手承辦,從來沒讓孩子參與過,因此孩子缺乏獨立性,也沒有自己的思考,對自己不夠自信,明顯讓人覺得氣場很弱,沒法讓人覺得優秀所在。
對于孩子,并不是你說的好就是好,你不要過多地管孩子,讓孩子嘗試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更好。
如何避免孩子膽小懦弱
1、提升抗挫力和抗壓性。
多讓孩子經歷、挑戰。孩子學走路摔跤了,不需要大呼小叫,而是要弱化挫折,不要表現得比孩子還在意。如果孩子哭了再給予輕聲安慰就可以了。讓孩子學會自己去面對一些小挫折和失敗。
2、形成內在評價系統。
自我的認同比他人的認同更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從小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忽略外在評價的能力。
3、不盲目比較。
不追求比別人好,只追求比自己好。不要感性的拿孩子與他人比較,多用鼓勵的形式讓孩子形成與自己競賽的意識。
4、提高認知水平。
及時改善孩子的不合理認知。班級里大部分孩子跳繩都跳得很好,唯獨自己的孩子跳得不好,這時家長可以從認知上引導:“一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擅長,你不擅長跳繩,但你擅長打乒乓球,在你擅長的方面好好努力就行了。”這樣一來孩子情緒馬上好轉。
5、溺愛不可取。
要什么給什么,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滿足。這樣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就該被滿足。這樣的孩子走入社會以后,是典型的外表“強勢”、膽小、內心脆弱人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