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期盼,但每個孩子開花結果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而作為家長面對孩子應該正確的去引導,首先讓他的身心健康的成長,其次讓他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最后讓他有橫溢的才華,更好的去生存。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1、以身作責,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2、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培養孩子良好的修養。
3、父母意見要統一,不然孩子不知道如何做決定,而且會使家長威望下降。
4、生活中,父母不要對孩子采取過激的對待方式,不要粗暴的對待自己的孩子,長久會使孩子性格變得偏激。
5、每個孩子特點不一樣,不要一概而論,根據自己孩子特點進行培養教育,尊重孩子的意愿發展,就是最好的教育。
6、讓孩子學會自立: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
7、親近自然、培養運動興趣以釋放孩子的壓力,能平穩度過青春期叛逆期。
8、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水平: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不要抱太大的期望,因為有時候家長的期望越大,最終只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而且孩子也會為了滿足家長的期望,自己不斷努力,就在這個期間,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失去自我,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父母教育孩子時要避免哪些言行
一、否定孩子的人格1、煩;2、笨蛋;3、沒用的孩子等。
二、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賴1、我不需要你;2、把你送給別人;3、你可以不用再回來了;4、跟你爸爸一樣,不像樣
三、嚇唬孩子的話不可以說,導致他的不安。
四、不顧孩子的能力,做無理的要求的話
五、和兄弟姐妹、同年齡的小朋友相比較的話
六、不顧孩子需求的命令
教育孩子時老是發火,該怎樣避免
愛孩子就要無條件接納孩子。
孩子是自己親生的,他的很多方面都遺傳了你,他的所有不好都有可能是遺傳或者是家庭的原因。朋友圈有流行這樣的話:你對老公生氣時,心里默念“自己選的,自己選的”;對孩子發火時,心里默念“自己生的,自己生的?!彼?,不要責怪孩子不好,愛孩子就要無條件接納孩子。你想,當你面目猙獰地面對孩子發火的那一刻,你反觀內心,你的心里是真的愛孩子嗎?
愛孩子就放下功利,放低期望。
孩子是有差異的,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每個孩子都是在磕磕拌拌,不斷犯錯的過程中逐漸長大的。你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的好,卻沒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也會犯錯。在你眼里孩子的不爭氣、淘氣可能都是你對孩子有更高的期望。你會生氣:孩子為什么這樣差勁?其實,你是怕別人看到孩子不好的表現,丟了自己的面子,所以處處要求孩子做到更好。我覺得家長的心態應該是:孩子跟自己比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有進步呢?如果有進步,那他就是最棒的。何必強求他跟“別人的孩子”一樣了。
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
孩子在調皮、淘氣、犯錯時,不是你發一兩頓火就能夠解決的。孩子天性好動,好玩,他在不斷地嘗試認識世界。有嘗試就會有失敗,還有你認為的搗亂行為。家長所要做的應是理解和寬容,并幫他分析或解釋。即使他下次還會再犯這樣的錯誤,那也正常。這當然,還需要家長的耐心指導和教育。等到他真正的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自然而然他就會改正錯的,選擇對的。這一過程可能是漫長的,家長要做好充分的心里準備,靜等花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