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尊敬長輩,一直都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但是有些小孩從小就在老人的溺愛中長大,老人對孩子的種種行為也是過分的包容,這就導致一些孩子出現打長輩的行為,并且也不知悔改,這樣的習慣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家長應該及時的給予引導。
小孩打長輩應該怎么教育
1、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在帶,既然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就應該讓老人有批評、管教孩子的權利,千萬不要看著孩子被批評就心疼,甚至是反過來指責老人。如果老人舍不得管教孩子,你也要跟他們嚴肅的溝通,錯誤的行為必須制止,而當老人無能為力時,父母就要上場嚴厲的批評教育。
2、年齡小的孩子,一般動手打人有兩種情況,一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二是有需求,家長要了解他動手打人的原因,如果是孩子想引起注意,爸媽就要多關心他,若是有需求的話,要耐心教導他用語言或者合理的方式來表達。
3、孩子打人時父母及時制止,同時在言語上勒令,并讓孩子意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性,那么孩子就會對這種行為有更深刻的認知,以后想要打人之前就會進行衡量,在心里樹立一個規矩,然后去認真遵守,這樣就會很少動手打人。
4、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都是調皮的,做家長的氣不打一處來很正常,可以教訓,但記住臉和頭都不能打,不要太過分。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要適當的表揚他鼓勵他。
小孩打長輩的原因
很多父母,對孩子極盡寵愛,但對自己的父母說話卻一點也不客氣,甚至是動手動腳。可能在他們覺得習慣了,這么多年都是跟父母這樣相處的,沒什么,但在孩子眼里,他就會學會,爺爺奶奶并不值得尊重,可以用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
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爭吵打罵,不僅會讓他感覺沒有安全感,也會給孩子帶來一種不安和急躁的情緒,讓他認為問題只能通過爭吵、打架的方式解決,這樣會讓他形成一種暴力處事心理。
家長太過寵溺孩子,孩子每次“發脾氣”都能達到目的,讓孩子誤以為“發脾氣”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也會動手打人。特別是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父母的愛會被分享,如果孩子感覺被關注的不夠,就會產生一種心理反差,也會動手打家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