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教育孩子時,最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要么家長對孩子太過嚴厲,要么就是太溺愛他,這是很大的教育弊端。這不僅影響孩子的成長,還會導致他的性格有缺陷。比如孩子可能會和家長對打,不服從管教,這就是溺愛過度的表現(xiàn)之一。
孩子和我對打怎么辦
1、和孩子發(fā)生沖突時,父母不能一味妥協(xié)
父母和孩子之間發(fā)生沖突是常有的事情,可能是因為思想上的不融合,也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而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處理方式,不能一味的退縮和妥協(xié),讓他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越來越膨脹,后期孩子會覺得可以通過吵架的手段來達到控制父母的目的。
這樣會讓孩子變得非常任性,心里不愉快,就會出現(xiàn)孩子和家長對打的情況,來提高自身的地位。
2、不過分袒護孩子
一般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母親都是比較偏袒孩子的,畢竟母親大多性子都比較柔和,對孩子過于袒護,其實對他是非常不好的。
當孩子做出了無理的事情時,過度的袒護無非會讓孩子不知道分寸,越來越自私。并且會影響孩子將來的人際關(guān)系,阻礙他的發(fā)展。
3、當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不要輕易的答應
如果孩子小時候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就比較差,就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這時父母一昧的遷就,只會讓孩子得寸進尺。
因此父母應該堅持好自身的原則,對于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學會拒絕,不能助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需要讓他明白,所有人都應該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要遵守道德規(guī)范,不能夠為所欲為。
孩子和我對打的原因
第一,自尊心愈發(fā)敏感、強烈
大多數(shù)孩子的內(nèi)心非常豐富,有諸多熱情,卻又對自己缺乏自信。因此渴望得到大人們的肯定,渴望與大人們“平起平坐”。但因為家長對孩子細膩思想情感的忽視,讓他覺得無法在父母那里取得理解和認同。
很多時候,父母還經(jīng)常干預和阻撓孩子的愿望和要求,使得家長與孩子間的情感逐漸疏遠。如果此時家長不經(jīng)允許而“侵犯”孩子的私密空間,必將遭到激烈的反抗,從而會導致孩子和家長對打的發(fā)生。
第二,思想容易偏激,行為容易極端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通常求知欲很強,且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他們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同時喜歡別出心裁和標新立異總是急于擺脫對父母、老師的依賴,也不輕易接受別人的觀點。
因此孩子經(jīng)常會被事物的個別特征和外部特征所迷惑,難以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所以不能全面地、辯證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思想容易偏激、行為容易極端,是孩子不停地與父母對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