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親媽媽,遠爸爸”行為也都已經(jīng)是很多家庭中出現(xiàn)的正常現(xiàn)象了。但是也會因為某些原因,有兒子討厭爸爸的行為或心理,這時就需要媽媽對自己兒子做好引導,讓爸爸也多多參與孩子的生活。
兒子討厭爸爸的心理
由于爸爸媽媽的家庭分工的不同,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的缺位,會造成和孩子變得生疏,有隔閡。再加上孩子父親所存在的一些個人問題,影響了孩子對爸爸的認知,就會讓孩子不喜歡,甚至討厭自己的父親。據(jù)我的觀察和了解,主要有以下三點:
1、極少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
有的孩子雖然小,卻心思細膩,誰對他好,誰對他付出了多少,他不但懂,而且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就算媽媽比爸爸嚴厲,可孩子還是喜歡親近媽媽,而不喜歡爸爸。
2、對孩子無原則的嚴厲
有的做父親的心情好的時候一切都好說,只要自己心情不佳,孩子即使犯了算不上錯誤的小錯也會大聲訓斥、嚴厲責罵、甚至會對孩子爆粗動手。但是通過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爸爸喜怒無常的情緒化,給孩子的感受是情感不穩(wěn)定、沒有安全感,孩子心里難免會產(chǎn)生厭惡和抵觸,久而久之孩子無形之中就會討厭爸爸、疏遠爸爸。
3、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
俗話說,誰多陪孩子,孩子就跟誰親。假如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媽媽在陪伴,而做父親的卻極少出現(xiàn),那么孩子自然就會比較依戀媽媽,而疏遠爸爸。而且孩子的成長教育需要做父親的參與進來,不然很容易出現(xiàn)兒子討厭爸爸的心理的情況。
當兒子討厭爸爸時媽媽該怎么做
1、告訴孩子父親的辛苦和付出
由于家庭分工的不同,男性在外賺錢養(yǎng)家,媽媽陪孩子的時間會比其多一些,孩子對其的親密度自然不如媽媽。他也在為家庭付出,但是卻得不到孩子的喜歡,這對于父親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媽媽們就可以多跟孩子講一些爸爸在外面工作賺錢養(yǎng)家的辛苦和付出,在孩子的心理給爸爸樹立一個好的形象。
2、建立照顧時間輪換機制
除此之外,還可以創(chuàng)建個時間表,將照顧孩子的任務根據(jù)時間分配,在一些時間段內(nèi)爸爸負責孩子的洗澡和就寢,其他時間則由媽媽負責。
通常孩子們會在一段時間內(nèi)抗拒這種行為,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無法獲得渴望的撫慰體驗。但是當另一位家長提出新的、有趣的想法時,這可以減少孩子的恐懼感并幫助孩子適應一種新的體驗,那你的兒子也就不會討厭爸爸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