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愿意分享,哭鬧,撒潑也要保全自己的東西不被別人搶走,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孩子是有些自私了,一般人都不愿意跟這樣的孩子相處,但是孩子這樣自私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
孩子不愛分享是有原因的,父母如果不關注孩子的內心想法,一味的要求孩子去分享,孩子也許會照做,卻不會理解這么做的原因,更不會理解父母的用意。
對于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大人不理解玩具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在大人看來不值錢的玩具,在孩子眼里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并不是通過一件物品的價格去衡量它的價值的。
對于孩子來說,他的玩具汽車和你的汽車一樣貴重。那么家長們捫心自問,你會把自己的汽車分享給別人嗎?
分享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使快樂增大,它使悲傷減小。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分享的過程中獲得好處,即是增強孩子的收益意識。比如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時,彼此都喜歡對方的玩具,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們互相分享彼此的玩具。
孩子從中會感覺到分享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玩具,獲得了更多的朋友,從而后期也更愿意和他人進行分享。
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是孩子處于“物權意識”敏感期。心理學家發現,在孩子2-3歲左右會經歷“物權”敏感期,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自己的東西有很強的占有欲,不愿意分享。其實,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建立和發展過程,孩子通過對物的占有和支配來證明“我”的存在。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要一味的去批評。當孩子不愿意分享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感同身受,學會和他人共情。
比如當其他小朋友把玩具分享給孩子之后,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內心是否開心,孩子一定會告訴父母自己很開心。
此時家長就要去引導孩子,假設孩子把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的內心也是開心的。以此來增強孩子的共情能力,引導孩子感同身受,也能避免諸多矛盾的發生。
小孩子不會換位思考,也是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這樣的小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所以他們總是自顧自的做著事情,不在乎是否會給別人帶來麻煩,只認為自己開心就可以了,正是因為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沒有同理心,所以讓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孩子非常自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