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有的家長過于擔憂:我家孩子不愿意和別人分享,將來會不會越來越自私? 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分享并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品質,需要經過后天的練習才能學會。在孩子還沒學會分享之前,爸媽要做的不是指責他自私,給他貼上各種標簽,而是要慢慢引導他學會分享,樂于分享。
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1、面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面對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沒有太多的耐心,有些人會粗暴地從孩子手中奪走他想保護的東西,對孩子進行說教或懲罰。父母首先要明白,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分享,而不是批評和懲罰。當一個孩子還沒學會如何與別人協商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有足夠多的耐心,幫助他們學習“分享”這項很重要的人生技能。
2、準備多個玩具,轉移注意力
通常在孩子3歲以前,他們想玩同一個玩具的時候,一般都不愿意分享給對方。為了避免孩子們發生不必要的沖突,可以提前準備很多個玩具,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通過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處于爭執中的孩子對其他玩具感興趣。
3、將東西分類,哪些可以分享,哪些不可以
告訴孩子,不必向別人分享自己的每一樣東西。平時讓孩子對自己的東西分類,將他愿意分享的物品放在一個專屬盒子里,將不愿意分享的物品收起來。如果家里有其他小朋友來訪,提前與孩子討論他可以分享哪些玩具,避免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生爭奪同一玩具的情況。
4、讓產生沖突的兩個孩子,學會和平分享
當兩個孩子因為一件東西而爭執時,大人要將“肇事者”暫時拿走,然后將兩個孩子帶離“出事現場”。等到孩子們都平靜下來后,讓孩子嘗試如何溝通和協商,以及如何表達自己想要玩一個玩具。 比如,教一個孩子有禮貌地問“我可以玩這個玩具嗎?”,對于另一個孩子的回應,可能是“不可以”、“我還沒玩夠呢”,這時,大人可以對不愿意撒手的孩子說“再玩5分鐘就給他玩好不好”,或者“你愿意讓他和你一起玩嗎”,直到找到一個彼此都同意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和平分享。
5、多和孩子分享你的東西 如果家長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樂于向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孩子就會在使用和歸還物品的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鍛煉。慢慢地,他會主動與你分享他的東西。 另外,家長除了向孩子分享物質以外,還可以分享時間,分享故事,分享你的感受,你的想法,或者分享一些開心的事,難過的事,這樣能讓孩子認識到,分享不僅僅包括分享物品,還包括精神層面的分享。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