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課總是遲到和平時的行為習慣有關,可能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要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亦或是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所以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和更好的前途,我們一定更要考慮孩子上課總是遲到怎么辦這一問題。
孩子上課總是遲到怎么辦
1.家長要明白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和愛心
單純進行粗暴的責罰收效稍微,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孩子遲到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對學習缺乏熱情、缺乏興趣,或是跟老師、同學鬧矛盾,這些情況下孩子都可能會出現上學遲到或不想去學校的情況。
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善于傾聽,鼓勵孩子向家長傾訴在學校碰到了哪些不開心的事情。出現這些問題時及時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掉,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不想上學而影響了學業,且養成拖延和遲到的壞習慣。
2.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的家長喜歡熬夜、睡懶覺,到了早上又起不來,導致上班前手忙腳亂還總是遲到,孩子看得多了,自然就會效仿。
3.讓孩子知道準時上學的重要性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無事不請假,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責任。這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做老師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一樣,都是最起碼的責任問題。孩子一定要樹立自己的責任感。
日常家長還可以跟孩子講講不準時上學的危害,上面說了三點,包括身心健康和拖拉壞習慣,父母還可以借著講故事說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深刻意識到遲到的危害。
最后跟孩子說說準時上學的好處,可以多跟孩子強化準時上學可以多做的好玩的事兒,也可以講其他人的案例,比如說孩子熟悉的動畫片里的人物或者身邊的熟悉的朋友的榜樣例子。
孩子上課總是遲到的影響
1.養成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習慣
孩子上學遲到,會影響到學習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安排。總是遲到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拖延的情況,久而久之,拖拉磨蹭會成為一種習慣,危害巨大。一個不守時的人,他們更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也就讓成功來得更難。
2.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們做家長的上班遲到還會非常的不好意思呢,更何況年齡小、自尊心強的孩子呢!可以想象這個場景,遲到的孩子到了教室,其他同學都已經坐在教室了。
孩子怎么辦?大大方方從前門,在眾目睽睽下進入教室,還是偷偷從后門溜進去。總會擔心老師批評,擔心同學的看法吧。長此以往,心理還是很有壓力的。如果壓根就不在意,那就更糟糕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