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因為家長的工作原因或者是孩子自身原因選擇轉學,但是等孩子來到新學校之后,家長會發現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有很多的不適應。我想這時候家長們就比較著急孩子轉學不適應怎么辦的問題了。
孩子轉學不適應怎么辦
1.要讓孩子接受新老師
家長要通過多種渠道了解老師的工作情況,家長要對老師的工作認可和欣賞,這樣也能直接影響了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孩子信其師,才能學其道,咱們做家長的再能耐,還是離不開老師的。家長接受老師,孩子自然就會更加信任老師了。
2.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帶他去體驗,以此為切入口,讓他喜歡上新的環境
比如說,孩子喜歡看童話故事,就帶孩子到學校的圖書館,讓他看;孩子喜歡畫畫,就帶孩子到學校的畫室,讓他畫一畫;孩子喜歡體育,就帶孩子到學校的操場,讓他玩玩。
3.鼓勵孩子結交給他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
如果孩子性格內向,讓他先結交與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是最好的辦法,這樣,孩子就能慢慢的融入集體當中。
4.跟老師做好溝通,得到老師的幫助
父母要多跟老師溝通,告訴老師孩子的優缺點,這樣讓老師了解孩子。如果老師經常適當的夸獎孩子,那孩子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也就會很快融入新的集體。
孩子轉學不適應的表現
1.自我意識模糊
自身期望和家庭期望,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落差構成了自我意識的模糊。對如何發揮自己的優點和克服缺點感到迷茫,由于剛剛轉學,對自我形象的構建仍比較模糊,自我意識還不夠穩定,看問題往往片面、主觀,特別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境地。
2.由于環境的改變,出現了矛盾、困惑心理
其中一部分孩子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由于剛剛開始在新環境里學習,這些孩子對周圍環境還是陌生的,往往在慢慢適應的過程中易形成對舊環境的回憶、舊朋友的懷念與現實環境的巨大反差。
3.暫時性學習焦慮
由于學校環境的轉變,以往的學習經歷對現實的教育方式、教學要求的不適應導致了孩子暫時性學習焦慮。表現為逃避學習,不樂于接受批評等,在情緒上表現為心神不安、惶惶、茫然。
4.恐懼傾向
有些孩子因為對環境不適應,一談到學校、課本、老師,一面對課堂、同學,就產生恐懼感。嚴重的甚至出現頭暈、惡心、抽搐等生理反應,行為反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