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承認錯誤的時候,一些家長總是喜歡當孩子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反問孩子“錯哪里了”,當孩子說出自己哪里錯了的時候,又罵孩子“知道錯了為什么還要這樣做”,這會讓孩子很抵觸、很反感,從而在下次的時候就不會再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因此說,過度教育是不可取的,那么,孩子不愿承認錯誤需要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愿承認錯誤需要怎么引導
1.教育方式要誠懇
有的父母在發現孩子犯錯后,往往丟掉了誠懇的態度,用粗暴的語言批評孩子,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響了親子關系,而且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變本加厲地找到很多理由進行自我辯解。
因此,父母在批評孩子時,態度一定要誠懇,本著重動機、輕后果的原則冷靜地處理問題,只有讓孩子把話聽進去,孩子才會樂于接受。
2.要注意場合和方式
如果想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就一定要注意場合和方式。當著外人面,盡量不要給孩子難堪,拆穿孩子的小心思。與其高聲指責,不如巧妙地給孩子一個臺階下,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3.切勿新舊賬一起算
有的父母缺乏堅定的立場,孩子如果不小心犯了錯,父母就會翻舊賬,嚴厲呵斥孩子,孩子知道父母心情不好,可能口頭承認了錯誤,但是心里卻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一點也不重視。
這種教育方式非常危險,孩子有可能在父母搖擺不定的教育方式下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看臉色行事的孩子。因此,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及時糾正,切勿新舊賬一起算。
4.聆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做錯事,家長最忌諱的是什么都不問,就直接把孩子否定掉,然后劈頭蓋臉一頓訓斥。
家長不妨聽聽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耐心地聽聽他行為背后的原因。當你不給他解釋機會的時候,他就很難接受你的批評了。
如果孩子誠意地說出“對不起”,那我們就更加要表揚孩子:“聽到你這樣說,我特別開心。”肯定了孩子的做法,讓孩子知道正確的處理方式,從而學會明辨是非,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