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俗話說,人有七情六欲。這里的“情”就是情緒,人是有多種情緒的。但是如果孩子一直鬧情緒還是建議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鬧情緒的根本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我們應該相信孩子都是聽話的乖孩子。
孩子一直鬧情緒家長應該怎么辦
1.認真傾聽孩子
當孩子表現出鬧情緒時,他已經產生了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候,如果父母能全神貫注、認真傾聽,孩子常常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這也會讓孩子覺得更安心和安全,同時更愿意向父母訴說更多的情緒。
當然,這里的傾聽一定是出于真誠的態度,而不是為了表現出傾聽而刻意做出努力。
2.積極回應,表示您對孩子鬧情緒的接受
在傾聽孩子的同時,父母時不時地以“哦”、“我知道了”、“原來是這樣”對孩子的描述和情緒表現做出反應。這樣不僅讓孩子更真實地感覺到父母在認真聆聽,也讓孩子從回應中感覺到自己得到重視。
更重要的是,孩子們能感覺到自己訴說的事實和暫時的情緒是被父母接受的。這等于說,孩子們不舒服的感覺在父母這里有了發泄的渠道和安放的場所。就這樣,在回應時,孩子的情緒得到了宣泄和釋放。
但需要提醒的是,這時的積極回應是接受孩子鬧情緒這一事實,而不是要認同孩子的錯誤看法。
3.理解并用適當語言概括孩子情緒背后的認識和想法
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情,受老師批評,或是考試失利,自己就會傷心難過。這時候孩子們最希望聽到的不是家長們講大道理。
因為孩子會難過、傷心失望,會鬧情緒,本身就代表他們是懂得那些大道理的。這時候孩子們最希望的是父母能真正理解自己情緒的產生不是無理取鬧。
家長的理解也可以幫孩子認清自己的問題,明白自己真正感覺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同時,孩子的注意力也會從情緒轉移到背后的問題上,邁開真正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面對問題。
4.積極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等孩子的注意力大多已經開始轉移到實際的問題上來,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來商量實際的解決辦法了。這個時候,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打算怎么辦,合理的家長可以多加鼓勵和贊賞,不合理的家長可以提出疑問,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和接受建議。
總之,孩子都會有情緒,一直鬧情緒也是孩子的正常顯現,家長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克服心理的障礙,迎來光明的成長環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