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犯錯在所難免。可是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自尊心強,犯了錯誤從來不會主動承認。問他,總是反駁說自己沒有做,或者說自己做的就是對的。孩子不敢認錯的原因是什么?孩子犯錯不敢承認錯誤怎么辦?
孩子不敢認錯的原因是什么?
1、是非觀念不足
孩子是非觀念不足大致包括兩種情形:一是沒有家長教過他們哪些是對,哪些是錯;二是孩子過于以自我為中心,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特征。
2、害怕長輩指責
很多孩子一看父母的表情不對,比如臉突然沉下來、笑容一下子消失等等,就意識到“大事不好”,于是就掩蓋了自己犯錯的事實,這是出于恐懼而逃避。
3、逆反心理作祟
還有一部分孩子,面對家長的嚴厲質問,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覺得“既然你懷疑我、不相信我,那我也不說、我也可以撒謊”,不管怎么問,就是不想承認、不想認錯,甚至說謊話。
4、想引起父母注意
孩子清楚自己應達成什么要求,卻刻意不做到,事后仍不肯認錯,這樣明知故犯行為,是最嚴重的。這些小孩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會以此方式來達到目的,若家長不正視此問題,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誤以為犯錯行為是親子間的正常相處模式。
孩子犯錯不敢承認錯誤怎么辦?
1、批評孩子時,先要表揚孩子的優點,然后再說缺點。如,“你是個好孩子,只是不說實話不好”。批評后還要擁抱孩子,表達父母對孩子的愛并不因為他做了錯事就會減少。孩子也會因此而愿意接受批評,樂于承認錯誤。
2、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家長要注意聆聽孩子講話,了解事情的整個過程,明白孩子在對待這件事情上是如何思考的。對于孩子錯誤的認知和行為,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對事情進行補救。
3、對孩子主動承認錯誤的行為給予鼓勵。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弄臟了玩具、把杯子里的水撒到了地上等,都會引起孩子的緊張。當孩子主動告訴父母自己這些行為時,家長可以這么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情,可見你是不小心才弄臟玩具的。媽媽希望你下次可以小心點,好嗎?”如此的對話,既可以減輕孩子的內疚感,也可以提醒孩子下次可以怎么做更好。
4、通過故事、榜樣的力量影響孩子。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父母做了錯事卻不愿意承認,孩子自然也會如此。因此,家長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另外,可以通過相關主題的童話故事,通過與孩子討論故事中人物的行為,引導孩子思考什么是正確的做法、什么是錯誤的做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