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8
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近些年來,很多孩子由于心理存在問題,一個又一個的悲劇頻繁發生。這就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從關心孩子的學習,轉變成了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家長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家長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控制情緒,用情感教育感染孩子
對孩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傳,情感教育大于說服教育。有些家長天天教育孩子,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卻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單純的、枯燥的說教,無法在孩子心理上形成共鳴,孩子無法理解,甚至還會在心里滋生逆反情緒。
這時候,就需要在情感上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當孩子犯錯時,嚴厲的訓斥可能比不上一個理解寬容的眼神。允許孩子犯錯,并正確引導他們努力改正;當孩子受了委屈時,暴跳如雷地評理可能不如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永遠是他堅強的后盾,所有的委屈可能都會消散。
2、耐心等待,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01-12 閱讀全文>
教育孩子,并不單單是指孩子的學習方面,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家長們也要多多關注。有很多家長們過度強調孩子們的學習,忽視了孩子們精神方面的教育,其實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并不能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家長如何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首先,家長們要控制情緒,用情感教育感染孩子。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身教重于言傳,情感教育大于說服教育。有些家長天天教育孩子,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卻收效甚微。
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單純的、枯燥的說教,無法在孩子心理上形成共鳴,孩子無法理解,甚至還會在心里滋生逆反情緒。這時候,就需要在情感上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其次,家長們要耐心等待,給孩子成長的時間。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生長發育規律不盡相同。有的孩子發育早,思維敏捷,聽話懂事,記憶力超群;而有的孩子發育晚,思維遲鈍,乖張頑皮,記不住事情。
這時候,就要求家長抱著寬容的心態,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尤其要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04-17 閱讀全文>
和孩子溝通,本應不是什么事兒,我們不是每天都在和孩子溝通?尤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的功課越來越重。孩子總忙于功課,和家長單獨相處的時間漸少,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就自然漸少,更嚴重的是,大人和孩子相處,大人總說功課,話題單調,令人不勝煩,有時,孩子都懶得搭理呢!孩子長大了,有什么心事總藏在心底,不喜歡透露心聲。這時候,就需要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讓溝通更有效,那么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心理溝通呢?
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心理溝通?
一、尊重。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這種父母往往沒有將孩子看做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將其當成自己的附屬品,但是孩子都是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個體,所以,父母必須強化尊重的意識,尊重孩子,才能夠交流。
二、傾聽。
在交流中,很多父母會習慣性的打斷孩子的話,然后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到最后孩子會說的越來越少,對你的見解也習慣性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以,在交流的時候,請不要打斷孩子,認真聽他們要表達的心聲。
03-21 閱讀全文>
如今給位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方面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很多家長卻忽視了它的重要性,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造就一批頭腦發達,內心幼稚的孩子,所有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每個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對孩子期望值太多的話,支配就會越多,讓孩子內心變得很脆弱。因此對孩子要有適度的期望,當發現孩子在某種方面做出小成績時,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和肯定。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使用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心理更加健康。
對孩子過寬過嚴都是不正確的,要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心理狀態和較強的心理素質,既需要嚴教又要寬容,既有組織紀律又有個人的愛好,一旦孩子犯了錯要批評的嚴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給予愛護和關心。
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自己首先要心理健康,如果家長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長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在孩子的心目中要樹立起正面的、可愛的形象。
孩子居住的環境要擁有濃厚的文化范圍,此外和睦家庭對孩子的心理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睦的家庭孩子情緒穩定并且活潑開朗,有信心,若家庭不和諧夫妻總是吵架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甚至長時間處于這種環境而出現膽小焦慮等情緒。
01-06 閱讀全文>
有不少家長都意識到,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心理教育也不能缺少。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叛逆難以溝通,同時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那么父母就要及時出手,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
家長如何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
1、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不要嘮叨
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家長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說話要言簡意賅,不要重復啰嗦。父母和孩子溝通,目的不是改變和強行塑造孩子,應該本著交流協商、順其自然的原則和孩子平等交流。另外,教導孩子時說話要精練,簡潔有力,合情合理,而不要嘮叨起來沒完。
2、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成長空間
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進行掌控。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有權力去支配掌控孩子,把小孩當作實現自己未被滿足的夢想的工具,把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
01-05 閱讀全文>
高中生厭學可能是因為學業壓力大、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學習方法不正確等原因造成的。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幫助高中生重新找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高中厭學的心理如何疏導孩子
1、以平和的心態和孩子進行交流。引導孩子放輕松,接納問題,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現實的評價,找到希望和動力,進而重建信心。厭學的情緒就會減輕。
2、應該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報刊雜志、專業書籍等,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縮短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幫助化解孩子厭學情緒。
3、高中的孩子看似對別人的評價無所謂,但心里仍然非常在意。不可老是貶低、批評孩子,即使希望能夠罵醒孩子,但往往事與愿違,使孩子厭學情緒加重。所以在平時教育孩子應該采取鼓勵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增加自信。
4、除了鼓勵孩子外,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讓孩子經常進行自我激勵。讓孩子能夠學會自我暗示,擺脫消極情緒,避免厭學情況產生。
08-30 閱讀全文>
告訴孩子為什么打他,哪里做的不對,應該怎么做,讓他意識到你是為了他好才管教他,如果你發脾氣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也要及時給孩子道歉,承認錯誤。
孩子被家長打罵后的心理疏導
1.真誠道歉。通過真誠道歉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從父母的態度中,看出父母的真誠,并且正視自己的錯誤行為,也可以明顯感覺到父母的關愛和自己受到尊重,但在此期間,一定要注意心平氣和。
2.就事論事。父母在向孩子道歉的過程中,也應該講究實事求是,并且告訴自己道歉的原因,也讓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錯,不僅可以彌補孩子心理創傷,同時還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一些幫助小孩疏導心理的建議:
1.給予安全感:小孩需要知道他們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中,父母和家人會一直支持他們,不管發生了什么事情。父母需要向小孩傳達這種信息,讓他們感到被愛和支持。
08-2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