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暑假到了,時間過得飛快,如果沒有計劃,暑假也就一天天過去了。為了讓暑假過充實并且有意義,可以給自己訂一份學習計劃。小學生暑假學習計劃表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制定,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可以為大家作為參考。
小學生暑假學習計劃表(一)
上午(9點至11點)
下午(3點至4點)
星期一:語文作業每天五頁、親子閱讀一篇、數學作業和能力訓練各一頁、學習英語、日有所誦會背一篇
星期二:語文作業每天五頁、親子閱讀一篇、數學作業和能力訓練各一頁、美術天地、日有所誦會背一篇
星期三:語文作業每天五頁、親子閱讀一篇、數學作業和能力訓練各一頁、學習英語、日有所誦會背一篇
星期四:語文作業每天五頁、親子閱讀一篇、數學作業和能力訓練各一頁、美術天地、日有所誦會背一篇
星期五:語文作業每天五頁、親子閱讀一篇、數學作業和能力訓練各一頁、學習英語、日有所誦會背一篇
備注:
1、每天早晨七點半起床,下午一點至三點午睡,晚上九點睡覺
2、每天除學習時間外為自由活動時間
3、如有特殊情況未按時完成計劃,可周六或周日補做
4、暑假作業完成之后,每天上午親子閱讀30分鐘,數學口算練習30分鐘,學習英語30分鐘。下午學美術1個小時。
小學生暑假學習計劃表(二)
暑假就要來了,很多學生將在家中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我們給大家提供了暑假的學習時間表如下:
8:00~8:30起床(刷牙洗臉吃飯)
8:30~9:00做老師布置的作業
9:00~10:00做課外作業
10:00~13:00玩
13:00~14:00做課外作業
14:00~15:00玩
15:00~16:00做課外作業
16:00~21:00玩
另外:
1、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做有意義的公益勞動。
3、學會一項家務技術或其他的小技術。
4、改掉一個壞毛并缺點。
5、讀一部好書,寫出讀后感。
6、根據身邊的事物寫一些文章,并選出一篇自己認為好的文章,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
7、看一部好的電影,試著寫出觀后感。
8、學一首好歌。
9、試著克服一個自己曾經不敢/會做的(好)事。
10、完成假期作業,并努力做到最好。
11、要注意完成學校布置的‘所有作業,不要漏做或偷工減料。字體要工整。
12、一個星期至少一次到圖書館看小學生課外讀物,或者自己家里有課外書的把它看完。最好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有益的書本。當然也不要忘了讀一讀本學期的科目書哦!第三,每天要做適量的運動,不要因為天氣太熱就偷懶。
13、天天看電視新聞報道,知多點國家大事,知多點交通防范安全,知多點走歪道的后果。
14、多幫媽媽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多向媽媽學習做飯炒菜等的生存技能。
小學生暑假學習計劃表(三)
一、學習不放松。
1、在網上學習象棋。
2、看五本有益的課外書,(要明確下是哪五本書)每星期去圖書館一次。
3、每天早上大聲朗讀十五分鐘的唐詩(暑假背誦唐詩83首)
4、每個晚上復習背誦唐詩83首
5、將一年級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將所學生字過關達標。(能夠全部聽寫訓練包括拼音)
6、爭取盡快完成語、數暑假作業。計劃大概每天完成面暑假作業。
7、暑假練習鍵盤盲打,每天一次,每次一個完整的進程。
8、在體育中心游泳館的專業教練指導下認真學習游泳。
二、勞逸結合過暑假。適當的玩耍,健康的游戲。不“死讀書”,做過快樂讀書人。
1、每天玩游戲三十分鐘。超過時間從第二天的時間里扣,守時可以再第二天獎勵五分鐘,守時一個星期可以額外獎勵四十分鐘。(下午以后才可以玩游戲)
2、隨父母至少省內旅游一次,爭取省外旅游去一次。至少去周邊縣市兩次短程旅游。
3、每天在網上瀏覽社會新聞,挑一條有意思的講給爸爸媽媽聽。
4、每天保障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運動,散步、找小朋友玩等。
5、邀請同學或者小朋友在家玩,能把朋友招待好,做個合格的小主人。
6、培養個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洗衣服、擇菜、簡單做飯等;掃掃地,給父母捶捶背,幫父母買點東西等等。
7、爸爸媽媽不在家,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講話,要保護好自己。
小學生暑假學習計劃表如何制定
1、根據孩子的優勢和不足來制定暑假計劃。在制定計劃之前,要對孩子有個評估,看看他有哪些成長中的優勢是值得發揚的,有哪些成長目標是希望在暑假達到的。
2、跟老師交流交流,聽聽老師的建議。對于孩子學習方面的優缺點,有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的老師進行深入了解,在制定計劃之前,可以問問老師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對于老師提的合理建議,可以考慮到孩子的暑假計劃中去。
3、召開家庭會議,探討暑假計劃。在生活中,最了解孩子的肯定是父母,所以,在制定暑假計劃的時候,可以一起討論修正,父母的參與會讓孩子得到更中肯而精確的意見。
4、孩子自列心愿單。根據家庭會議和對孩子的評估結束后,家長應先讓孩子自己列一個心愿單,把他想在暑假里面做的事情一一寫出來。
以上就是小學生暑假學習計劃表,家長們可以參考上面的內容,為自己家孩子制定合理的暑假學習計劃,并好好地去執行,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長、學習的表現,父母絕對不能用“熬”的心態,消極被動的等待時間自然過去,反而應當積極參與,幫助和引導孩子,使孩子在這一階段能夠學到更多,成長更快。
3歲寶寶叛逆怎么辦
1、3歲孩子還不知道那些東西是對是錯,都會去嘗試,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認識“我”的概念,“我的”東西“我”有決定權,“我的”事情“我”自己做;“我”有權利提要求,但可能無法實現。明確生活中的行為規范,規范必須遵從,不講條件。
無條件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幫助孩子認識傷心、快樂、嫉妒、害怕等各種情緒,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宣泄。給孩子創造穩定的生活環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交流。
2、了解孩子逆反行為的原因與動機,要想了解孩子的需求,父母無法假手他人,只有平時注意觀察,多學習兒童教育的知識,多和孩子交流。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要求,盡量多創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
3、原則問題不遷就,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斷挑戰規則,另一方面又不斷追求規則。父母在制定規則時要慎重科學,規則一旦制定,就必須遵守。抓大放小,要有重點。除危及生命、健康的堅決不能做之外,其余鼓勵孩子嘗試,多數時候寬松,該嚴格的地方說不就不。
4、孩子的負面情緒平靜耐心對待,孩子情緒激動時,千萬不要和孩子講道理。靜靜的聽孩子哭一會,讓孩子平靜。幫助孩子搞清楚為什么哭,是哪一種情緒,傷心還是憤怒。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等孩子情緒平靜了,提出新的辦法轉移注意力。
5、無論何種情況下,父母都不應該對孩子打罵,以暴制暴,只會適得其反。也不能語言威脅孩子,不要老拿孩子跟其他人作比較,“你看看,隔壁的妹妹都會畫畫了,你怎么還不會”的比較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接觸到的信息也越來越早、越來越多,這些信息可能會帶領孩子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孩子也因此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比如就有些家長反映自己6歲的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了。這就急壞了家長,面對家長的困惑,到底面對6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才合適呢?
6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
1、建議家長使用耐心、溫柔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長正確的做法是:耐心告訴孩子這些東西都是物有所屬的,不經過別人的同意,或者不經過花錢購買,是不能隨便拿的。另外,家長還要領著孩子一起把東西還回去,這樣才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下次再犯。
2、轉化教育。
當6歲孩子偷東西的行為發生時,我們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繼續偷竊,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一股腦兒的對孩子罵個不停,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偷竊的危害,偷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讓孩子糾正,我們可以定期檢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勵孩子。
3、不能輕易給孩子貼上“小偷”標簽。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過“拿”別人東西的經歷,對于孩子的偷東西行為,切忌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因為孩子可能沒意識到自己行為有多么錯誤時,大人已經給自己貼上了不道德的標簽,無疑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這可能會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對孩子偷東西的行為教育不應該建立在傷害孩子自尊的基礎上。
6歲孩子偷東西的原因
1、孩子缺乏這方面的教育。
要知道,孩子的年齡還小,所以他們往往是沒有是非觀念的。這就需要家長們告知孩子,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如果家長發現了孩子拿別人東西,卻沒有重視,認為不過是小朋友在鬧著玩,那么就可能使得孩子長大偷東西;
2、不良榜樣的影響。
有些有偷竊行為的孩子,要考慮其背后是否有慣偷唆使。在很多時候,一些孩子為了在同齡的孩子當中表現自己的勇敢,而去嘗試這種偷竊的冒險行為。
另一方面,6歲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好多也是因為受周圍同伴行為的影響??吹酵槟軌蚯那牡啬玫藉X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也就產生了模仿的行為。
其實很多6歲孩子偷東西的行為都是因為孩子的認知不夠或者家長的教育不夠,所以,當孩子出現偷盜行為之后,家長不能一味的批評教育孩子,也要進行一些自我反思!
相信很多幼兒園孩子的家長都經歷過,每天早上催促孩子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餐,但是孩子總是不為所動,一直拖拉磨蹭,最后家長總是火急火燎的,幫孩子做完事情,送孩子上學,有時候甚至自己上班都遲到了。那么幼兒園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對應方法有哪些呢?
幼兒園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對應方法
1、培養時間觀念
幼兒園的小朋友對于時間是基本概念的。家長經常對孩子說“我們只有10分鐘了,快一點”這是沒有用的,孩子并不知道10分鐘是多久。這時候家長可以想辦法將時間概念可視化或者是量化。
比如,準備一個沙漏,告訴孩子當傻子全部落下來之前,你要把牙刷完;或者指著手機上的時間,告訴他這個數字變成幾,我們就要把飯吃完哦。這樣才能有效讓孩子養成時間觀念,加快自己做事的速度。
2、計數法
家長可以采用計數法催促孩子抓緊時間完成某件事情。家長要實現掌握好孩子做一件事大概要完成的時間。事先與孩子講清楚,數到第幾聲的時候,他要做完某件事情;然后讓幼兒準備好,說完“開始”以后就計時:1、2、3、4、5……,孩子為了完成任務,就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孩子快到時間了還沒有完成就要放慢數數的時間,讓孩子順利完成。
孩子按時完成任務后,要給他自由游戲的機會,告訴他因為他動作快就可以節省下來時間自己玩游戲,這樣就會正向激勵孩子做事動作越來越快。
3、訓練孩子做事的熟練度
幼兒園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們做一些較為復雜的事情動作還不熟練,家長讓孩子在平時里多次訓練,做事熟練后,孩子做事的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比如,在空閑時間訓練孩子穿鞋系鞋帶的時間,可以讓孩子練習穿每雙鞋,家長也可以和他比賽,更能讓孩子在平常早晨可以快些穿鞋。
4、讓孩子磨蹭付出代價
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磨蹭的壞毛病,一方面又忍不住出手幫助孩子、縱容孩子,其實有時候讓孩子承擔做事拖拉的后果也可以讓孩子長記性,以后更注意自己的行動。
比如:孩子老是拖延不做作業,這種情況家長就不要催,讓他自己知道不按時完成作業就要被老師批評。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磨蹭的后果,幾次以后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3歲孩子不愛和小朋友玩,可能是孩子還不適應新的環境,或者是孩子內向,沒辦法融入到集體中,家長要幫助孩子主動去交朋友,主動去跟別的孩子進行互動,孩子有時候不知道該怎么做,家長要引導他們。
3歲孩子不愛和小朋友玩是什么原因
性格內向。這類孩子常常表現得比較安靜、膽小,對新事物適應緩慢。如成人給他新的玩具或圖書,他卻表現的無所謂;其他小朋友主動與其打招呼,他卻視而不見。
平時不與外界小朋友接觸,爸爸媽媽也不帶孩子外出游玩,生怕孩子摔倒,碰到生陌小朋友就會哭,整天在家里玩,如果鄰居家小朋友上他家玩,他的玩具也不讓他玩等等。
孩子3歲不合群,不愛和小朋友玩,家長要重視,平時帶孩子到游樂場所玩,與小朋友接觸,來改變不合群的習慣。
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有的孩子因父母離異或病故,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少應有的家庭溫暖,因而性格孤僻,對周圍事物冷漠。
父母成天板著面孔對待孩子,壓抑了孩子的情緒。因一點小事常厲聲斥責孩子,使孩子對父母望而生畏,心情總處于緊張狀態,導致孩子更加不愿說話。為了幫助不愛交往的孩子提高能力,
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疼愛,總怕孩子和別人在一起吃虧受委屈。這種情緒感染到孩子,使他們總是懷疑別人,因此不敢和別人交往。這類家長應調整自己平時的言行,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出去串門時,盡可能把孩子帶上??梢允购⒆佑袡C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有機會學習一些社交的禮儀和規矩,體會到交往的樂趣。
同時,家長要盡力為孩子創造一些交往的機會,還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學會用集體交往的規則調節自己的言行,學會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諒解他人、樂于助人,改正不良品質。
要幫助孩子改正那些不利于團結的個性品質,如驕傲、吝嗇、自私等,培養孩子無私、誠實、向上、勇敢的品格,因為只有這樣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世界充滿了好奇,并且隨著身體的發育也有了能夠探索世界的能力,孩子遵從自己的天性行事,但是這也給家長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有意識的控制自己,那么四歲半的孩子應該怎么教育呢?
四歲半的孩子應該怎么教育
1、性格培養
四歲孩子進幼兒園后,家長們就發現孩子性格上的差異。孩子在幼兒園調皮搗蛋不聽話,家長不能直面的批評孩子,應選擇先褒后貶,這樣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夸獎了,心里很高興,下次到幼兒園,家長將發現孩子確實比之前乖了。家長還應多帶孩子跟同齡的小朋友玩耍,讓孩子懂得如何與他人接觸,分享。
2、不要嫌煩
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這階段的多話現象。語言的發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為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范,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眾。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欲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制造些愉快氣氛。
3、經常與孩子溝通
了解我們孩子的真實想法,避免父母的想象與我們孩子的真實意圖不同。其次,我們父母也必須注意與孩子溝通語言的技巧。語言不是簡單的單詞、聲音,也不是單詞和聲音的組合。一種眼神,一種行動,甚至一種表情,都可以成為一種語言,表達你的思想,傳達雙方的感情。
4、制定規則
可以針對他們最令人頭疼的行為表現,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說話粗魯無禮啦,制定一份規則清單。一旦孩子違規時,立即貫徹行為后果。
5、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想讓孩子改掉什么樣的壞習慣,首先家長需要自己先改正,所以作為家長需要以身作則,規避自己的不良習慣,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6、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7、責任感的培養
可以從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有些父母有個誤區,認為孩子幫忙會越幫越忙,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父母們一定要明白,讓孩子幫忙不是你做不好,而是利用這個機會鍛煉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父母一定是很著急和焦慮的。但這種不良情緒,一定不能影響到孩子,不然孩子會更排斥去幼兒園。
孩子不愛上幼兒園怎么辦呢
1、與班級老師溝通,家園配合。
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所以有什么事家長一定要及時與老師溝通,了解并反應孩子的情況,雙方達成共識,才能更好地配合和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2、給予孩子正能量的支持與引導。
當孩子抗拒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正面的鼓勵去引導孩子。例如,告訴孩子幼兒園有很多新奇好玩的玩具;老師會帶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唱歌跳舞等等,抓住孩子感興趣的地方,鼓勵孩子去嘗試和感受新鮮的事物。
3、通過一些故事和書籍,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光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可能會不太好理解。這時候,我們可以借助一些繪本故事,讓孩子了解幼兒園并不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在故事情節中,正能量的角色也會帶給孩子一些榜樣的力量,讓他們變得更勇敢!
4、家長要有耐心和關心。
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和環境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孩子還會出現情緒反復的現象。所以家長一定要耐心地引導,不要因為孩子不穩定的情緒而對他們失去了耐心,不然會讓孩子更害怕上幼兒園的。
父母的關心對孩子來說也同樣重要,你們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所有不好的情緒或許都只愿意在父母面前表現出來。所以我們一定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心,才能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安全感,從而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3到4歲的孩子有時候不說實話,不是他們的品德有問題,而是他們受自己的認知發展的局限。你問一個3到4歲的孩子:“是不是剛才你在吃飯前吃巧克力了?”他們的認知發展還是有局限,而且他們的情緒發展比邏輯思維發展早,于是,他們會為了避免體驗一些情緒而說:“我沒吃”。
因為以前父母說過吃飯前不要吃巧克力,他們吃了巧克力會有內疚的感覺,內疚不是愉快的體驗,所以他們選擇說沒有,盡管這樣的伎倆很容易被父母看穿。他們并不是有意撒謊,而只是希望事情沒有發生過。
情緒在孩子的生活里占著非常大的比重,他們常常在情緒的驅使下對事情做出反應。有的時候還會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加工到現實的事情上去,這些“撒謊”都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也不是象父母想象的那樣“和父母作對”。
三歲孩子說謊的原因
1、記憶短暫:這個年齡的小孩的記憶力通常比較短暫,比如孩子吃了餅干,過一會你問他,他告訴你他沒有吃,這可能只是因為他已經不記得自己吃過餅干了。
2、不明就里:3歲的孩子往往對時間、空間、數量、人物關系等概念比較模糊,經常說了“假話”自己不知道。
3、逃避懲罰:多數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打破了杯子,他們會說是小貓打破的。
4、豐富想象:3到4歲的孩子非常的愛幻想,這個時期是想象力的頂峰,所以他會認為自己腦袋想出來的事情是真實的。
5、獲得認同:孩子通常會讓你覺得他們很重要而故意夸大事情,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描述事情時,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比如孩子會告訴你,自己吃掉了一個桌子那么大的蛋餅,或者自己得了第一名,這是他在尋求一個自我強大的肯定。
對于孩子說謊,父母應該制止孩子,告誡孩子說謊的壞處,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誠信的人,同時要了解孩子為什么會說謊,尋找孩子說謊的原因,從源頭消滅這種行為。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三觀是要從小培養起來的。
對于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問題,家長要用正確引導的方式,千萬不能只知道說教,六歲的孩子還小,大道理他們是聽不進去的,甚至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覺得爸爸媽媽好煩。六歲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怎么引導?家長要和孩子多溝通,多傾聽孩子的想法。
六歲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怎么引導
1、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愿意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2、了解原因。
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與同學相處的不愉快了,還是學習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單純的作業太多,讓孩子感到疲憊。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父母才能對癥下藥,好好的開解孩子,重新激發孩子的上學興趣。
3、與老師交流。
除此以外,光聽孩子的一面之詞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可能會隱瞞一些事情,所以父母不妨與孩子的老師交流一下,看孩子是否在學校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有徹底打開孩子的心結,才能讓孩子重燃學習的熱情。
4、理解孩子的壓力。
就像上班一樣,大人偶爾也會產生不用上班就好了的想法,更何況孩子呢,再說現在學習任務大都很重,所以父母更要理解孩子,與孩子談話時,盡量與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責孩子,而是應該正確引導,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習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孩子自己將來能更加輕松優秀。
想要解決六歲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多溝通,和孩子多溝通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老師多溝通可以更好的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只有兩者相結合,家長才能更好更快的找到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從而對癥下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