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初中怎樣和老師溝通?在談話的時候,家長不僅要談論孩子的優點和進步,還要談論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各方面的缺點和不足。家長應該充分尊重老師的要求。即使老師只講孩子的缺點,家長也應該謙虛地接受,和老師一起教育孩子。
孩子上初中怎樣和老師溝通?
一、主動接觸、經常聯系。
既然親師雙方都期許對方能主動及經常聯系,那么「求人不如求已」,好家長就應該主動與老師接觸,經常與老師聯絡。每周至少在聯絡簿上溝通一次,每月至少一至兩次與老師電話或面對面溝通一次。好家長會主動向老師報告孩子在家的情況,也定期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各種狀況。這樣不但有利于教學,而且,家長如此關心子女,會令老師感動,也令子女有所警惕,不敢輕舉妄動。
二、尊重及肯定。
好家長必會尊重老師的能力與經驗,肯定老師的心血及付出。教師是一份工作,有其自主權,不容隨便侵犯、干預。老師要怎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在。而且以老師面對那么多各式各樣的學校,以及那么多年的臨床經驗來說,較父母來得理性與客觀。至于老師一個人要掌握那么多可能產生的許多狀況,真需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那分精神與身體上的辛苦,是難以形容、令人感動的。況且學生是活的,更難掌握。
三、了解與信任。
了解老師的教育信念與方法,信任老師的愛心及為人,才是親師合作的基石。人際之間常因猜疑,而使誤解愈來愈深。猜疑是由于不了解而胡思亂想,為避免想錯,好家長會找各種機會了解老師為人及教學方式。在了解當中要帶著體諒及反省,體諒老師也是凡人,難免有好惡喜怒,反省自己身為家長有哪里失職,致使老師對待子女態度有異。
尤其在老師對子女愛之深,責之切時,更要信任老師是基于愛心,而非討厭孩子,并與老師充分配合。不管家長的社經地位再高,都得設法表現出對老師的信任,才能增強老師的信心,并使子女也信任老師。反之,有些家長自恃己能,隨意批評老師,甚至在子女面前,表現出對老師某些行事的不滿。致使子女也開始懷疑老師,甚至不覺得任意反對老師是不對的,這就得不償失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