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或多或少都會有不足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的,面的孩子的不足之處,我們怎樣和老師溝通孩子的不足?才能既尊重老師又不讓孩子丟面子呢?
怎樣和老師溝通孩子的不足?
A 核準焦點
老師講了很多話,孩子最近紀律也不好、做業也不積極,不講衛生等等。如果是這樣的話,老師的話里面,信息量挺大、點很多,我們是無法給出回應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去追問:“老師,我覺得您說的話都很重要,您可以一個個的和我講嗎?(或您最想告訴我的是什么?)”,核準焦點才能推進交流。
B 深入交換
老師說,“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或者“孩子就是家長的影子”。通常老師在講這句話想傳達的是:孩子有什么問題,反映出家長有哪些地方沒做好。通常是有這樣的指責和期待在里面。
實際上, 這時候就可以問:“老師,我同意您說的。那么,您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這是一個對溝通的推進。這不是一個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評價或者情緒,而是一個對溝通的推進。
C 轉化方向
比如老師講:“這孩子的自律性太差?!蹦俏覀兙涂梢匀枺骸笆牵蠋?,我也這么覺得。那么,您覺得怎么可以去提高一個孩子的自律性呢?”如果老師說要我們多加管理,我們可以繼續問“您是說,孩子的自律性來自于我們的約束嗎?”
D 表達懇請
有時候老師的做法并非無可商榷,這很自然,老師和我們一樣都不是完美的,沒有誰應該怎樣,當老師出現不當言行的時候我們可以懷著尊重去表達懇請。比如,老師說孩子上課老不聽講和別人說話,自己不學習還影響別人家的小孩。
這里面,老師有一個合理性,就是說――他作為老師,他去維護課堂的紀律。我們可以肯定這部分,就是和老師說:“老師,我同意您做的。我覺得您說得對。不過,我懇請您只去提醒孩子,不必要去做延伸。如果您提醒他無效,那么您就通知我,我找他談,您看這樣可以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