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為什么孩子到四年級成績下降?孩子在一、二年級學習主要以記憶為主;而三四年級逐步轉向思考,思維為主。這個轉變對先前思維訓練不多的孩子來說可能會較慢一些,有一點成績下降也是正常現象。
但如果孩子從此厭學了,就會出現一直下降的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了。只有家長和老師一起努力,幫孩子跨過這個坎,才能使孩子快樂起來,進步起來。
為什么孩子到四年級成績下降:
1、家長的思考角度有偏差: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眼里只有孩子的錯
2、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偏差:10歲左右的孩子,最差的就是自覺性,而家長對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自覺性。而這一點,恰巧就是與家庭教育的客觀規律背離。說白了,這種要求,大部分的孩子根本做不到。
綜合來看,“自覺性”或許是這對家長向孩子提出的唯一要求。然而,對于該有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要求,基本沒有在孩子的家庭教育里以正確的形式出現。
我從來不主張手把手的拉扯。但是,懂得提要求,懂得循序漸進的提要求,懂得提孩子能聽懂的要求,這些,非常重要!
3、家庭溝通上出了偏差:家長對孩子的關懷太多,關注太少。物質精神上給與的滿足,無法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想知道孩子心里真正想的什么并不難,自己的孩子,還能有誰比自己更有辦法。
分享了一點小規律,
考試80-90分的孩子,大部分是上課聽講沒問題,能輕松學到東西,只是回家后的學習習慣出現問題
80分以下的孩子,大部分是在學校上課時出現了問題,開小差、不專心、不聽講等。
從90分開始,成績斷崖下跌,基本就是家庭學習習慣越來越差,影響到了學校的學習。
當然,沒有任何事是絕對的,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
或許大家會奇怪,怎么沒見我分析孩子的問題和錯誤。
我認為:小學階段內所有的問題,基本都可以從家長身上找到答案。找孩子的錯,本身就是一種錯。
讓孩子自然生長,我們順勢引導,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