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手機作為現在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產品,家長平時在家里如果沒特殊情況還是不要抱這手機看,孩子好奇心很嚴重,他也知道手機里面可看的東西很多,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盡量在家里不去看手機,孩子也自然而然不看了,告訴孩子經常看手機視力有影響,當然能聽話的孩子不去看手機還是少數,這個還需要家長配合好。
孩子離不開手機父母該怎么教育
首先,我們自己要放下手機,多給孩子一些陪伴,陪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戲,和孩子進行一些小比賽,并給予孩子一些小獎品(不一定花錢去買),孩子都會很開心,而且更愿意去參與!
其次,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比如孩子完成作業后可以玩半個小時手機,背下一篇課文可以玩多長時間的手機,一旦孩子答應了就要嚴格按照約定來執行,從而鍛煉孩子遵守約定的習慣!
第三,家長要對孩子玩手機時的內容進行引導,孩子玩手機無外乎就是看動畫片,玩游戲之類的,家長引導好了,能讓孩子在玩手機的同事掌握更多的知識也不是一件壞事。
其實歸根結底,孩子能否放下手機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家長,要改變孩子就要先從家長自身開始改變,還是那句話,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手機
1、父母沒有用心的陪伴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不過有的家庭出于種種原因,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會把孩子交給老人或者是其他親戚照顧,為了方便與孩子聯系,就會給孩子買手機。甚至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未來讓孩子不打擾自己,便讓孩子玩手機。
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只會在虛擬網絡世界中尋找精神寄托,難以拒絕那些網上的誘惑,最后就會沉迷于手機的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
2、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比較年輕,二三十歲的年紀也是很貪玩的,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只是陪伴在孩子身邊,自己的注意力全在手機上而不是在孩子上,孩子雖然年紀小,不過學習的能力很強,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話,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只會依靠手機。
3、父母不能平等地對待孩子
在孩子眼中,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情,孩子的天性是愛玩,而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求孩子看誰,寫作業,而自己在玩,就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不公平,沒有給他們時間玩耍。雖在孩子看來,這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容易讓孩子滋生叛逆心理。
怎么才能讓孩子真正放下手機,不再執著于這個電子產品呢
有效陪伴
身在曹營心在漢、嘴上說著陪伴,眼睛不離手機、只想著趕緊結束,這些都不有效陪伴。真正的有效陪伴,是把自己的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無論是眼睛看到的,還是心里想著的,都是眼前的孩子,關注他的情緒變化,照顧他的所思所想。
放下手里的事,耐心地聽一聽他的想法,給孩子講一個小小的故事,和孩子敞開了玩一場游戲,甚至只是微笑地看著他手舞足蹈,都是一次有效的陪伴。
減少誘惑
不想讓孩子吃糖,最好的辦法不是再三告誡孩子吃糖的壞處,而是不要在孩子的視線范圍內放糖果,也就是不要讓孩子看見糖果。同理,想要糾正孩子玩手機的習慣,不是和孩子爭論玩手機的危害有多大,更不是恐嚇、威脅,甚至是責罰。
最有效的方法是既不讓他看到手機,也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的興趣點和注意力是經常變化的,沒了手機這個誘導體,孩子自然會去發現新的游戲。
做好榜樣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怎么教,孩子就怎么長;也有人說,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原件長什么樣,復印件也會跟著長成什么樣。
因此,如果想要孩子知書達理,父母首先就得彬彬有禮;如果想要孩子學富五車,父母也得學識淵博;如果想要孩子遠離手機,父母自然也要做出榜樣。
戶外運動
對于小朋友來說,除了極個別非常文靜的孩子,大概沒有哪個小家伙不愛戶外運動了吧?既能和同齡人相處,又能發泄多余的精力,還能親近自然,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更能鍛煉身體、保持健康,戶外運動大概是最棒的事情了。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別怕他會無聊、難帶,孩子自己就會想到游戲玩耍的方法,家長一點都不用傷腦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