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生是不應該有手機的,因為,手機有輻射,時間使用長了對身體不好,學生防范意識弱,貪玩,影響學習,玩時間長了對眼睛也不好,學生以學習為主,用手機還會是他們之間產生攀比,造成不良風氣。有的家庭條件不好的還會給家庭造成負擔。
高中生可以有手機嗎
關于高中生可以不可以配手機,本質高中生的自制能力就不強,有的學生沉迷著打游戲和上網,造成上課時精神不集中,這樣很容易影響上課的學習,讀高中的人正處于一個青春叛逆期,有特大影響了學習。
希望家長們要三思,可以說,現在的高中生有了手機,多數人是為了玩游戲,(幾乎上沒有是為了和家人聯系方便和學習作用)建議,高中生是不能配用手機的,高中生帶手機上學就和吸毒一樣,欲罷不能,根本沒有心思去上課,心思放在手機上,也影響了他心靈,高中生正處于發育年齡段。
各位家長們,自己冷靜想想,為了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成長,對孩子決斷一點,上學時不準帶上手,各位家長們大家好,明知山有虎,為什么還要偏向虎山行。
高中生擁有手機的危害
1、如果再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對視力影響很大,極易造成近視;
2、對于自制力較好的高中生來說,使用手機時間可控;但對于自制力差的高中生來說,使用手機時長往往無法控制,并會造成占用大量的課余時間,可能會影響課余的學習和休息;
3、手機可以安裝各種游戲,游戲對于部分高中生來說極易成癮,長此以往,會進一步導致無法專心學習。
總之,手機對于高中生來說,無論是對于身體還是心理都可能存在不良影響。因此,需要我們循循善誘、正確引導、合理利用手機!
孩子玩手機,家長怎么控制
家長在和孩子“約法三章”時,要注意四點:
1、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后。目標要具體、明確,便于測量。
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 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么。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3、 要把約定書面化,并張貼在家里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
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予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4、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盡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家庭教育想取得真正的收獲,要建立在無條件的愛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否則,無論我們的教育內容是多么的正確,對孩子的未來是多么有價值,都難以實現我們的教育期望,對我們的孩子成長構成真正的意義。小小手機,折射出的卻是親子關系之間的大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