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應該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討手機的優缺點,讓他們明白手機不僅僅是娛樂工具,更是一扇通向知識和創造力的窗戶。通過與孩子的互動,我們可以了解他們對手機的需求和興趣,從而更好地指導他們的使用。還要限制孩子看手機的時間,避免過度沉迷。
孩子玩手機如何教育
1、父母為孩子樹立榜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放下手機,多與孩子享受親子游戲帶來的快樂。
2、親子制定玩手機的計劃。對于用手機看動畫片、玩游戲的孩子,父母應該與孩子共同約定,每天用手機的時長,每天用手機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3、轉移孩子玩手機的注意力。當父母看到小孩哭鬧時,把手機當玩具,拿給孩子玩,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玩手機的習慣。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可以用孩子喜歡的玩具、繪本以及戶外運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有效陪伴。父母不管有多忙,都應該抽出時間,可以陪孩子玩游戲,也可以陪孩子閱讀一本繪本,還可以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這樣,孩子接觸手機的機會就減少了。
5、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對于有接受能力的孩子,父母要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孩子,經常和孩子說說玩手機的弊端,當孩子在玩手機上有改進時,父母應該適時給予相應的鼓勵和獎勵。這樣一來,孩子就有信心去改進,良好的習慣就養成了。
孩子過度玩手機的影響有哪些
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多曬太陽,多做有氧運動,才能讓身體健康成長,孩子窩在家里玩手機,影響孩子的身體各個器官的發育。
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些孩子玩手機游戲上癮,滿腦子就是怎么打游戲,哪有心思去學習呢。有些孩子甚至逃學去游戲廳,有的晚上都玩得不回家,在游戲廳過夜。
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和交友范圍。有些孩子和手機游戲為伴,就很少和同齡孩子一起玩,沒有了小伙伴;有的有朋友,可能是打游戲認識的朋友,不能算作是損友吧,至少不算益友。有的甚至網上結交了不良朋友,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影響孩子的性格。獨自玩手機的孩子,久而久之會表現出,不太喜歡和別人交流,習慣孤獨,不太合群;性格可能會不太開朗,有些自閉傾向。在學校很少和同學交流,也不太樂意和老師溝通,好朋友很少。
有少數孩子,即使長大了成年了,也沒有改變玩游戲的習慣,不想上班,不想踏入社會掙錢,可能會成為了啃老族,這種孩子就是廢人一個。
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手機
看護方式不恰當,缺少陪伴
有些大人希望孩子安靜下來,會直接把電子產品給孩子。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這樣孩子就會變得很安靜。當孩子感受到和父母在一起更加有意義的時候,就不會沉迷于手機游戲了。
陪伴和陪著,是有本質性區別的。有些父母雖然是在家里但是陪孩子的時候卻是心不在焉的,邊看手機邊陪孩子,對孩子說“你玩你的,媽媽/爸爸陪著你”。但是這樣的陪伴,卻并不是孩子需要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都是大人不經意之間的看護方式造成的。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或者是不理解孩子到底需要是什么。因此當孩子發生不當行為的時候,比起批評與責罵孩子,大人要先進行自我反思。
父母的壞榜樣
我們經常說“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可又有多少家長真的記住了這句話吶?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手機不離手,對于孩子的需求不管不問,那么孩子就會依賴其他的物品來滿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看手機的行為也是孩子模仿的最重要的一方面。
學齡前的孩子都是在無意識的模仿中成長起來的,并且孩子沒有鑒別能力,你的言談止,孩子看到了之后都會照單全收,儲存在自己的大腦里。
所以我們也經常說孩子是家庭的代言人,因為我們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當孩子看到父母在游戲面前如癡如狂的時候,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為什么你能玩我不能玩?”因此,父母要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制定的規則不能光限制孩子,我們自身也要以身作則。在生活當中和孩子找到共同的愛好,參加有意義的戶外活動,也有利于增加親子關系。
過多的批評和限制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主要是從中體驗自己在生活中沒有達到的成就感。因為在游戲中感覺自己無所不能,感覺自己能做很多的事情。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英雄的情節,來證明我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受到家長的批評指責,或者家長為了安全而過度的限制了孩子的活動,這些都會讓孩子在生活中沒有成就感,那么他可能就會依賴游戲中虛擬的世界來體驗自己的成就感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