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想要與孩子溝通,首先要平等的對待孩子,切記居高臨下,那樣就不是溝通而是命令了。既然是溝通,就要雙方都提出建議或意見,放到一起討論實施,而不可以只是家長一方再說,一方在聽,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1、傾聽比表達更重要
家長要明白自己不是孩子絕對的權威這一道理,不能讓孩子處處都聽自己的,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如果孩子的傾訴總是被打斷,就會慢慢失去“告訴你”的興趣,造成傾訴障礙。家長要學會傾聽,不僅僅是認真聽明白孩子所講的意思,還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需要。
2、說話的情緒比內容更重要
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不如成年人,當孩子情緒激動聽不進話時,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惡言相對”,首先應該穩定自己的情緒,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后再好好溝通、解決問題。
3、尊重比方法更重要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疑惑、煩惱,想要傾訴時,家長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嘗試理解他們,尊重孩子的感覺,不要急于作出評價,更沒必要進行指責,要耐心了解孩子感到不愉快的真正原因。
家長如何引導青春期的孩子
一是正確引導孩子面對各種新問題。
進入青春期,對男女之情格外地敏感,有些人還要偷偷去嘗試,這需要大人來引導,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正確對待男女之間的感情,會正確應對同學友誼,避免因為互相產生好感影響了學業。
二是對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異樣,平時要積極地捕捉。
孩子永遠的天真的,性格也不一樣,有些孩子性格內心,當遇到不開心和困難時,常會表現出異樣,這個時候大人要特別留心。
通過和孩子同學,要好的朋友接觸中也可以捕捉到孩子是否有一些異樣的地方。
三是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
這點非常重要。孩子不愿意和我們溝通,很大部分是因為我們的漠視和不關心。平時和孩子建立一種良性互動關系,做做家庭游戲,帶孩子去郊游,都是不錯的方式,只是現在大人都在為工作、生活所奔波,很少有時間花心思在孩子身上。
青春期孩子有什么特點
1、不再相信父母老師的權威,甚至以挑戰他們的權威為驕傲。所以,從這個階段,他們開始評價父母和老師了,有了自己的看法。
2、有了自主意識,他認識到自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并且想時時表現出來。
3、同伴之間的認可最重要。小學階段的孩子很看重父母老師的評價,青春期的孩子則更看重同伴的評價。
4、有了自己的秘密,這一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了不想為人知的心事,想要獨立的空間。
5、容易沖動。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極速發育,隨之而來的是心理的變化,敏感,多疑,沖動,像個發怒的獅子。
6、開始變得敏感。大大咧咧的小學時期過去了,他們睜開了蒙昧的雙眼,觀察著人和事,心理有了打量和評價,感情也變得豐富起來,傷感、憤怒、憂郁等等開始表現出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