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躺平可能是他對于做自己還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適合做什么或是對什么感興趣等等,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去責罵批評孩子,而是要幫忙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對自己有個全面的客觀的外認識。
躺平的孩子怎么辦
1、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溝通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建立關系的基礎。我們要經常和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傾聽他們的困難和煩惱,尊重他們的意見和選擇,不要輕易打斷、否定或批評他們。我們要用開放式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和表達,用肯定式的語言鼓勵和贊美他們,用共情式的態度理解和支持他們。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什么時候,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我們都是他們最堅強的后盾,最親密的朋友。
2、給孩子適當的自主性和責任感。自主性是指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判斷做出決定和行動的能力。責任感是指能夠對自己的決定和行動承擔后果和義務的意識。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我們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間和選擇權,讓他們參與家庭事務或學校活動,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發展自己的愛好和技能。同時,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規則和期望,讓他們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去承擔相應的結果。
3、給孩子適當的挑戰和反饋。挑戰是指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力,促進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任務或活動。反饋是指能夠幫助孩子評價自己的表現,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調整自己的目標和策略的信息或建議。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能力等特點,給他們合適的挑戰,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可能性和樂趣。同時,我們也要及時地給孩子正向和負向的反饋,讓他們知道自己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或改進方法。
4、給孩子適當的支持和幫助。支持是指能夠滿足孩子的情感和物質需要,增強孩子的信心和安全感的關心或幫助。幫助是指能夠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或困難,提高孩子的能力和水平的指導或協助。我們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他們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懷。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地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和責任感,或者依賴我們而不愿意自己嘗試和解決問題。
孩子“躺平”的表現有哪些
1、厭學、逃避學習
2、對學習漫不經心,得過且過。
3、制定很低的學習目標,對學習低要求或者沒要求,避免失敗。
4、遇到挫折不要輕易放棄
5、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持懷疑和不確定的態度。
6、把主要精力放在維持人際關系和面子上。
7、和老師同學日漸疏遠。
8、經常焦慮或者沮喪
9、認為自己笨、能力差、不是讀書的料
10、破罐子破摔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一是幫助孩子找到起點。和孩子一起找到學習的起點,上學期學習成績怎么樣?居于班級和年級什么名次?然后鼓勵孩子,以此為起點,努力學習,爭取超越。
二是幫助孩子找到短板。和孩子一起分析各個學科的學習情況,找到拉低總成績的學科,本學期要在這個學科上多下功夫,爭取讓短板不再影響總成績。
三是幫助孩子找到影響學習的不良習慣。有的孩子課前不預習,有的孩子課上易走神,有的孩子作業就是應付,有的孩子不及時復習鞏固,有的孩子不會的也不及時問……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如果孩子有其中的一項或者幾項不良習慣,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改掉。可以分步實施。
四是幫助孩子制訂科學的作息計劃。幾點起床,幾點背書,幾點上學;放學回家,幾點吃飯,幾點寫作業,幾點睡覺。家長要督促孩子按照計劃去做,保證學習、休息、鍛煉三不誤。
五是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以背書為例,有的孩子善于大聲朗讀背誦,有的孩子善于默默背誦,有的孩子善于邊寫邊背。孩子擅長的學習方法可能是不一樣的,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方法。
六是和孩子一起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可以是成績名次上升幾名,可以是趕上前面的某位同學,可以是單科達到什么分數。目標要合理,孩子努力跳一跳就可以達到。
七是用家長的行為激勵孩子。家長給自己也制訂一個目標,可以是工作上的目標,可以是職稱或者職務晉升,也可以是學習技術,等等。家長為實現自己的目標,按照計劃,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這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能夠激勵孩子的學習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