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的情況發生后,家長要保持理智,冷靜了解事情的具體情況,分辨清楚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避免孩子受到傷害。同時,家長也要教會孩子怎么保護自己,讓孩子能夠在校園生活中快樂的成長。
小孩在學校被打最好解決辦法
1、作為家長,務必保持理智
有些家長一聽孩子挨了欺負,馬上火冒三丈,帶著自己的孩子要去報仇。這樣做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矛盾升級。
2、調查好事情的來龍去脈
不光要聽自己的孩子怎么說。問問別的同學怎么說,打電話(到學校)問問老師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3、務必與老師取得聯系
老師對于這件事是否了解?是否很好的處理了這件事?打人的孩子今后還會不會對自己的孩子造成威脅?孩子在校時間,家長不可能隨時提供保護。
4、絕對不能指責自己的孩子
孩子本來就是受到了傷害,你還說他不中用等批評性的語言,孩子心里會更難受。他本身就是受害者了,理應受到保護。
5、教給孩子保護自己的辦法
只有孩子自己變得勇敢、堅強,才能獨自面臨校園霸凌。對霸凌行為,堅決說不。增強孩子的體質,不讓自己家的孩子變成弱勢群體。
小孩在學校被打,要不要打回去
我們先看看如果“打回去”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1、被打的孩子遭到更嚴重毆打
往往愛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別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還手,很可能進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嚴重的毆打。
2、打人的方式被孩子視為解決沖突的方式
如果鼓勵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會覺得打人是解決沖突的最好手段。
孩子很難分辨什么情況下該用這種方法,什么情況下不該用。
如果他們有弟弟妹妹,他們也極有可能在和弟弟妹妹發生沖突時打他們。
3、兩個孩子都受到嚴重身體傷害
被打了打回去很可能變成一場嚴重的打架,誰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給對方造成意外傷害呢?但讓孩子默默忍受更加錯誤。
"逆來順受"是我們傳統思想中的"毒藥",如果孩子從小受欺負不敢反抗,或者覺得自己不應該反抗,他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在他成長過程中會遭到越來越多的欺侮。
家長如何讓孩子不變受氣包
1、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冷靜處理
孩子年齡小,控制情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一著急了,就會用動作去表達情緒,這樣就會引起沖突。如果只是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沖突,家長無需過分擔心。孩子需要嘗試和不同性格的同齡人接觸,才能提高情商。
家長作為大人的身份對于別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威懾,不要再以斥責的方式教育對方小朋友,只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家長要及時制止對方孩子的打人行為,跟他講道理。如果沒效果,可以告訴老師或他的家長。
2、教自己孩子學會分析和寬容
孩子受欺負并不全是壞事,這是培養他們學會處理問題的好時機。打架爭吵是孩子進入他們之間“小社會”不可避免的事情之一。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要怕他,因為你越怕他,他就越欺負你。不要以牙還牙,因為打人是錯誤的,如果你也打人,你也錯了。
鼓勵孩子在別人認錯后,要學會寬容和諒解。建議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跟對方交換,兩人輪流玩,告訴對方只要不打架,就能一起玩,做好朋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