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叛逆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fā)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其實,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孩子,親子沖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jié)果了。
叛逆期的孩子該怎么辦
1、多引導
父母必須明確一點:孩子生活的主導權(quán)屬于他自己,隨著孩子長大,父母應該逐步放權(quán)、交權(quán)。父母可以教導孩子如何行使對自己生活的權(quán)力,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但不可越俎代庖,事事替孩子做主。
2、傾聽孩子心聲
青春期孩子,一方面想獨立于父母,想自己當家作主;另一方面畢竟還不夠成熟,很多時候還需要依賴、依靠父母。所以父母需要多觀察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傾聽孩子心聲,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適時點撥,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度幫助。
3、少斥責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對各種社會規(guī)則了解還不夠深入,自律性還不夠高,所以犯錯誤是難免的。此時,父母一味指責、批評、打罵孩子,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要了解問題背后的根源、需求,反思家庭教育中哪些原因?qū)е铝撕⒆映霈F(xiàn)問題,并及時改變,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出現(xiàn)對立、叛逆現(xiàn)象,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進入叛逆期會有哪些表現(xiàn)
1、情緒開始不夠穩(wěn)定:孩子的脾氣已經(jīng)有暴躁不穩(wěn)定的表現(xiàn),情緒較難以控制,稍微有些不開心就發(fā)火,表現(xiàn)為容易激動,經(jīng)常和父母親大喊大叫、亂發(fā)脾氣,總是覺得爸爸、媽媽嘮叨,只要和他說事情,就無法聽進去,甚至有摔門、拍桌子,反鎖房門等情況
2、出現(xiàn)逆反心理: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不論是在學校或者家(尤其是在家里),總感覺受約束,沒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在家表現(xiàn)為會和父母甚至是兄弟、姐妹吵架,在學校經(jīng)常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并愛找借口,甚至開始撒謊。
3、以自我為中心:叛逆期的孩子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尊心,甚至會出現(xiàn)以自我為中心,不允許別人,尤其是父母,與自己的想法不同,對父母的勸告和建議總覺得是一種嘮叨、啰嗦,回家后對父母的提問、交流總是愛答不理,或者應付了事。
4、有時候也會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個別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語言變少,不和老師、同學溝通,也不和家里的父母進行溝通,開始封閉自我,有可能深陷小說或者網(wǎng)絡之中,尤其注意的是留守兒童或者單親家庭,這種狀況可能出現(xiàn)的更早、更快,久而久之,孩子會可能會出現(xiàn)食欲欠佳,甚至無精打采、不想上學等后果。
5、虛榮心強:孩子們開始與人攀比,比如過分地追求名牌或者喜歡打扮自己,開始佩戴首飾(比如耳釘、手鏈等),出現(xiàn)了崇拜偶像,甚至有吸煙、喝酒問題。同時,有的孩子開始在異性面前展現(xiàn)自我,為了能吸引異性注意,說話和表現(xiàn)有夸張舉動,出現(xiàn)早戀情況。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1、家長要增強耐心,給孩子樹立“傾聽”的榜樣。
成功家庭教育原則之一就是“小嘴巴”,“大耳朵”,意思是多聽少說。我們家長經(jīng)常抱怨自己剛開口,孩子就開始頂嘴。意思是不愿意讓孩子打斷自己的話。可是我們設身處地為孩子想想,我們打斷孩子的話,孩子會有什么樣的感受。不是嗎?我們家長常常很少仔細聽完孩子的敘述,有時孩子說話剛開個頭,家長就自以為了解了經(jīng)過,然后就開始說教。
2、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溝通。要養(yǎng)成和孩子聊天的習慣,切忌總是盯在孩子是否專心學習和行為習慣的缺陷上,去進行批評、嘮叨、和說教,因為這樣最終只能導致溝通的無效。
3、強化孩子的正向行為。
行為心理學認為:強化人的良性行為比懲戒人的不良行為更能取得積極的效果。孩子在逆反時家長總能找到孩子的一些好行為,我們不妨肯定或贊揚這種行為,通過認可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動力,從而引導他其它的良性行為。
4、面對孩子的任性家長不能妥協(xié),要溫柔地堅持。
孩子在年齡小時,反抗能力很弱,我們可以用一種高壓讓孩子懂得規(guī)矩。如果年齡大了,孩子具有了一定的反抗能力,我們家長為了不激化矛盾,保持與孩子的良性關系,在孩子逆反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溫柔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守住家庭教育的底線。這種情況家長通常有兩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一是打罵,副作用是讓孩子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是拼命講道理,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在沒有規(guī)則和秩序的前提下,道理就很蒼白。
5、注意和孩子溝通的環(huán)境,確保私密性。
逆反時的孩子自尊心是超強的,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問題后,切忌在公開場合指責孩子。
6、給孩子留點余地。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其實沒有錯誤,有的是不成熟的行為。不要一發(fā)現(xiàn)問題,家長就大驚小怪,如果不是大的原則問題,建議家長不要戳穿孩子,以免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最后在絕望中破罐破摔。所以我們建議對孩子只說好的,不說不好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