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剛剛上一年級孩子可能還沒完全適應,要多跟孩子交流,讓孩子不懂就問,不會沒關系,只要認真以后慢慢會的,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
一年級小朋友不想上學怎么開導
1、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一年級孩子厭學不肯去學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不能靠自己的猜測就下定論,孩子一般都心思單純,如果家長能把孩子當成朋友去交談、出謀劃策,相信孩子會很愿意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難,所以家長最好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比如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不敢說,在學校學習受挫了等等。
2、應該對孩子表示同理心
其實孩子向父母吐露心聲,往往是希望能夠獲得安慰和鼓勵,從而推動他們重拾信心。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聽懂他的言外之意,就一通數落或者打罵,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從此怕被責罰而不敢說心里話。當孩子向爸媽吐露心聲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產生共鳴。
3、與孩子共同討論
如果孩子不能解釋為什么不愿去上學,或者所提的借口有些牽強附會,你不防婉轉地問他,這樣可能會啟發他毫無保留地與你交談。例如,這樣問:“今天在學校給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在聽孩子說話時,既要聽事實,又要注意揣摩孩子的表情,還要觀察他的某些動作,然后與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4、陪伴孩子多去學校轉
家長應該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一同去學校附近進行轉轉,可以的話,再進校園里轉轉。經常如此做的話,孩子就不會對學校產生陌生感,而是漸漸出現熟悉感。要知道,小孩對于不熟悉的地方也是很抵觸的。
一年級孩子上學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
1、適應問題:孩子可能還沒有適應學校環境和新的學習方式。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逐漸適應。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參與學校的活動,與同學建立友誼,并與老師溝通,了解學校發生了什么事情,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
2、情感問題: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和同學或老師之間的關系問題而不愿意上學。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擔憂和問題,并幫助他們解決。此外,家長也可以與老師交流,共同解決孩子在學校的問題。
3、學習壓力:一年級是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正式學習的階段,可能會面臨學習壓力。家長可以與孩子談論學習的重要性,并為他們建立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提供適當的幫助和鼓勵。
一年級孩子家長應該怎么教育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可以制定規律的學習時間和計劃,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激發學習興趣:一年級的孩子對學習充滿好奇心和興趣,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有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喜歡學習。
注重基礎教育:一年級是打基礎的重要時期,家長和老師應該注重基礎教育,包括拼音、識字、數學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培養自律能力:一年級的孩子需要逐漸培養自律能力,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和承諾,并要求孩子認真遵守,讓孩子逐漸形成自律的習慣。
給予鼓勵和獎勵:一年級的孩子需要適當的鼓勵和獎勵來增強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家長和老師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感。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年級的孩子正處于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應該注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禮貌、守時、整潔等。
給孩子多一點耐心和鼓勵:初入學的孩子,一旦因為表現的比其他孩子差,被老師批評了,那他自己首先就會感到著急和焦慮。這個時候父母的鼓勵和陪伴,就顯得尤其重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因為父母的耐心引導而得到保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