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兒子不尊重父母,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平時父母要以身作則。和孩子好好溝通,做朋友。多給孩子傳播一些正能量!
兒子對父母不尊重怎么辦
首先是少說多做。孩子厭煩嘮叨,那些長篇大論的勸說往往適得其反。相反,用簡潔明了的話語來表達你的觀點。盡量避免長時間的道德化訓誡,而是以親切的方式與孩子交流。讓你的言辭具有針對性,重點突出,讓孩子能夠真正明白你所想要傳達的信息。
其次是給予孩子更多自主權。作為家長,我們往往過于主動,總是為孩子做決定。然而,這種過度干涉往往會激發孩子的叛逆情緒。學會放手,讓孩子有機會獨立思考和做決定。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你可以鼓勵他們找出解決方案,并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這樣的做法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熟度。
最關鍵的一點是與孩子平等相處。常常媽媽或爸爸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低,好像必須要“供起來”一樣。這種放大自身弱勢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看不起你。與孩子建立平等的溝通模式,尊重彼此的觀點和意見。與他們進行良好的互動,培養友好的關系。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當作“免費的保姆”,而要以伙伴的身份相處,讓他們明白你們是彼此平等的。
家長要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尊重父母
1、父母教育孩子學會尊重父母要從小開始,在孩子6、7歲,性格習慣正養成的最佳時期,就要讓孩子養成尊敬老人,孝敬長輩的習慣,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一味的慣縱寵溺,也不要覺得孩子還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替孩子做決定,以父母的強姿態去管控要求子女。
2、尊重永遠是相互的,只有父母懂得去尊重子女,以身做則,孩子才可能潛移默化的養成尊重父母的習慣。記得郭德綱在一節目中說:“現在郭麒麟這么乖巧懂事、尊重老輩,那是因為他從小就看我就是這樣對他爺爺的,我到現在接我爸的電話,我都要站起來接,我坐著說不出話來。”這就是家教,這就是傳承。
3、尊重父母不是一切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在這點上也要清楚的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道路要走,作為父母不能綁架孩子的人生。像現在大火的《小歡喜》上的宋倩和英子母女,宋倩就是用愛和親情控制著英子的人生,英子在這樣令人窒息的家庭環境中總有一天會失控,會反抗,那這能叫作孩子對父母的不尊重嗎?這明明是作父母的過度干預了孩子的生活。
家長能做些什么讓孩子有尊重感
第一個行為是誠實的。你必須信守諾言,那就是認真對待自己對孩子的承諾。
第二是寬容孩子的錯。我們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作為家長,還是需要一點寬容心的。
第三是承擔責任。孩子的問題和父母息息相關。你要永遠記住,你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第四是有格局,不會把孩子的小問題放大,處理得太苛刻。
第五,要有耐心。當孩子失敗時,我們不是無動于衷,也不是嘲笑他。我們很耐心地引導孩子自我調整,努力取得成功。
第六,對孩子有大愛,是發自內心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很多家長總是對孩子說:“我為你付出那么多,我把你養這么大,我對你盡了多少努力,你要報答我,你要聽我的話,你要好好學習。”你所有的付出都是有附帶條件的,所以這不叫無私的愛。
第七,要有心態。不要發脾氣,不要小題大做,不要把外界的負能量帶給家人,不要發泄到孩子身上。
第八,靈活性。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有超強的自制力。別說孩子,我們現在也一樣。你的自制力如何?給自己打過分嗎?對于孩子的韌性,我們真的要留一些余地,這種彈性也很重要。
第九,要有尺度。無論我們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我們都應該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長真的很不在乎孩子的自尊保護,當著外面很多人的面,就開始罵孩子,打孩子。這是一種嚴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